腰间盘突出是什么样子问
腰间盘突出是什么样子
-
腰间盘突出有症状和体征表现。症状有腰部疼痛(弥漫性下腰部,急性期剧烈,长期劳损等人群风险高)、下肢放射性疼痛(从臀部放射至下肢,腹压增大会加重)、肢体麻木(与疼痛伴,部位与神经根受压区相关)、肌肉力量下降(严重时受压神经根支配肌肉力量减弱);体征有脊柱畸形(代偿性侧弯,方向与突出位置和神经根关系有关)、腰部活动受限(前屈等活动均受影响,长期缺乏运动者受限更重)、神经系统体征(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感觉减退,可辅助判断神经根受压节段)。
疼痛:
腰部疼痛:多数患者最先出现腰部疼痛,一般是弥漫性的下腰部疼痛,急性期疼痛较为剧烈,可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翻身、坐立等。疼痛产生的原因是退变的椎间盘刺激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的神经纤维。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腰部疼痛表现可能无显著差异,但年龄较大者可能因长期劳损等因素使疼痛更容易反复发作。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等人群腰部疼痛风险更高。
下肢放射性疼痛:当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部。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灼痛或电击样痛,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可使疼痛加重。例如,男性体力劳动者在搬重物后可能诱发下肢放射性疼痛;女性孕期由于腰部负担加重,也可能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
肢体麻木:部分患者会有肢体麻木感,多与疼痛伴随出现,麻木部位与神经根受压区域相关,如腰4-5椎间盘突出常导致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腰5-骶1椎间盘突出可引起小腿后侧及足底麻木。年龄较大者由于神经敏感度下降等因素,麻木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仍可通过神经电生理等检查辅助诊断。
肌肉力量下降: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所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例如,腰5神经根受压时,足背伸肌力可能下降,患者表现为踮脚困难;骶1神经根受压时,足跖屈肌力减弱,行走时跟腱反射可能减弱。不同性别患者肌肉力量下降表现无本质区别,但女性产后由于身体恢复等因素,若合并腰间盘突出,肌肉力量下降可能影响其日常活动能力。
体征表现
脊柱畸形:为了减轻疼痛,患者可能出现脊柱侧弯,这是一种代偿性畸形。脊柱侧弯的方向取决于椎间盘突出的位置与神经根的关系,如椎间盘突出位于神经根内侧,脊柱多向患侧侧弯;若突出位于神经根外侧,脊柱多向健侧侧弯。年龄较小的患者由于骨骼仍在发育,脊柱畸形可能相对更容易纠正,但也需及时干预。
腰部活动受限:患者腰部活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受限,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活动均可能受影响。例如,前屈时由于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刺激加重,疼痛可能明显加剧,导致前屈活动受限更为明显。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腰部活动受限程度可能不同,长期缺乏运动者腰部活动度本身较差,若合并腰间盘突出,受限情况可能更严重。
神经系统体征: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侧下肢,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此时将下肢稍降低一点,疼痛缓解,再将踝关节背伸,又出现疼痛,即为加强试验阳性。该试验是诊断腰间盘突出的重要体征之一,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试验结果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偏差,但总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感觉减退:根据椎间盘突出节段不同,相应皮节会出现感觉减退,如腰4-5椎间盘突出可导致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内侧感觉减退;腰5-骶1椎间盘突出可引起小腿后侧及足底感觉减退。通过感觉检查可以辅助判断神经根受压的节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