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肩周炎的诊断和治疗

肩周炎的诊断和治疗

2025年10月20日 11:32:01
病情描述:

肩周炎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回答(1)
  • 徐宏文
    徐宏文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肩周炎诊断靠临床表现(疼痛、活动受限、怕冷、压痛、肌肉痉挛萎缩)和辅助检查(X线、MRI),治疗分非药物(功能锻炼如爬墙、体后拉手、外旋锻炼,物理治疗如热敷、理疗)和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封闭治疗,不同人群有使用注意事项),早期积极治疗可缓解症状恢复功能。

    一、肩周炎的诊断

    1.临床表现

    疼痛:早期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2.辅助检查

    X线检查:早期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病程较长者可出现骨质疏松,肩关节造影可显示关节囊体积明显缩小。

    MRI检查:能清晰显示肩关节周围结构,对于诊断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有较高价值,可发现肩袖损伤、关节囊积液等情况。

    二、肩周炎的治疗

    1.非药物治疗

    功能锻炼

    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标记,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体后拉手:双手向后,用健侧手拉住患侧手腕,渐渐向上拉动,反复进行。

    外旋锻炼:背靠墙站立,握拳屈肘,手臂外旋,尽量使拳背碰到墙壁,反复进行。

    物理治疗

    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常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局部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对于儿童,热敷温度要适宜,避免烫伤,因为儿童皮肤较娇嫩;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也需注意温度,防止烫伤。

    理疗:如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超短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红外线照射能促进组织代谢,缓解疼痛。不同年龄人群在理疗时需注意功率和时间的调整,儿童和老年人要谨慎选择合适的参数。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但儿童应避免使用,因其可能对胃肠道和肾脏有一定影响;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胃肠道不良反应。

    局部封闭治疗:对于疼痛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局部封闭,但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儿童一般不采用局部封闭治疗,老年人要评估局部情况及全身状况后谨慎使用。

    肩周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则以非药物治疗为主,早期积极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恢复肩关节功能,不同人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根据各自特点进行相应调整。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