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怎么检查问
急性呼吸衰竭怎么检查
-
急性呼吸衰竭需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相关病史、生活方式及呼吸、发绀等体征;实验室检查靠血气分析诊断及判断类型、血常规助判感染;影像学检查用胸部X线和CT观察肺部病变;其他检查包括心电图了解心脏情况、肺功能评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受损程度。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
1.病史采集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需详细询问相关病史。例如,儿童急性呼吸衰竭可能与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等有关;成年人则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肺炎、肺栓塞等相关。要了解患者的发病诱因,如是否有感染、外伤、中毒等情况,既往的呼吸系统疾病史、心血管疾病史等。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患者患COPD的风险高,进而可能引发呼吸衰竭;有接触有毒气体职业史的人群,需考虑中毒相关的呼吸衰竭可能。
2.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如呼吸过快(成人呼吸频率>20次/分)或过慢、呼吸节律异常(如潮式呼吸等)提示可能存在呼吸衰竭。检查患者的发绀情况,口唇、甲床等部位是否有青紫,这是缺氧的常见表现。还需检查肺部体征,如肺部是否有啰音、哮鸣音等,心脏体征,如心率、心律是否异常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
这是诊断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50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血气分析的正常范围略有差异。例如,儿童的PaO正常范围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通过血气分析还可以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如Ⅰ型呼吸衰竭为PaO<60mmHg,PaCO降低或正常;Ⅱ型呼吸衰竭为PaO<60mmHg且PaCO>50mmHg。
2.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如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性因素导致的呼吸衰竭,如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其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感染时白细胞反应可能不剧烈,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可以观察肺部的形态、结构,如是否有肺部炎症、渗出、实变、气胸、胸腔积液等情况。对于肺炎患者,胸部X线可显示肺部的炎性浸润影;对于气胸患者,可见气胸线等。不同年龄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的胸部X线解剖结构与成人有差异,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准确判断。
2.胸部CT检查
胸部CT对于肺部病变的显示比X线更清晰,尤其是对于一些细微的病变,如肺部小结节、早期的肺炎、肺栓塞的肺梗死灶等。在诊断肺栓塞时,胸部CT肺动脉造影(CTPA)是重要的检查方法,可发现肺动脉内的栓塞情况。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COPD患者,胸部CT有助于评估肺气肿的程度等。
四、其他检查
1.心电图检查
可了解患者的心脏情况,呼吸衰竭可能导致心脏功能的改变,如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表现。例如,严重缺氧时可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等。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也有一定特点,儿童的心电图与成人不同,需结合儿童心电图的正常范围进行判断。
2.肺功能检查
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肺功能的受损程度。如COPD患者通过肺功能检查可明确气流受限的程度,其FEV/FVC<70%是诊断COPD的重要指标。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需考虑患者的配合程度,对于儿童患者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检查方法,如儿童的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