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孩子患上急性胰腺炎应如何处理

孩子患上急性胰腺炎应如何处理

2025年10月20日 21:50:22
病情描述:

孩子患上急性胰腺炎应如何处理

医生回答(1)
  • 王一卓
    王一卓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向他提问

    急性胰腺炎治疗包含一般支持治疗的绝对卧床休息、短期禁食禁水及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及腹部体征变化,明确并处理病因,对症进行镇痛处理,新生儿需严密监测且治疗谨慎,有基础疾病患儿要综合考虑基础病影响调整方案。

    一、一般支持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让孩子保持安静的卧床状态,减少身体活动,以降低胰腺的分泌负担,促进胰腺组织修复。不同年龄孩子卧床休息的舒适度需求不同,如幼儿可能需要更舒适的卧床环境布置来保证休息质量。

    2.禁食禁水:短期禁食禁水可使胰腺分泌胰液减少,让胰腺得到充分休息。禁食时间需根据病情由医生评估确定,一般起始阶段需严格执行,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恢复饮食,但恢复饮食的过程需谨慎,遵循从流质、半流质逐步过渡的原则,不同年龄孩子恢复饮食的时机和饮食种类有差异,比如婴儿与年长儿的饮食过渡方式不同。

    3.静脉补液: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水分、电解质及营养物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内环境稳定。需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脱水程度等计算补液量和补液成分,例如幼儿体重轻,补液时要精确计算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确保补液符合其生理需求。

    二、病情监测

    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因为急性胰腺炎可能影响心血管和呼吸功能,不同年龄孩子的生命体征正常范围不同,如婴儿的心率相对较快,需依据儿童正常生命体征范围动态观察是否出现异常波动。

    2.实验室指标监测:定期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这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能反映胰腺炎症的进展情况,不同年龄孩子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正常参考值有别,监测时要以此为依据判断结果是否异常。

    3.腹部体征监测:观察孩子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如腹痛的程度、部位、腹部压痛、反跳痛等情况,及时了解胰腺炎症是否加重或出现并发症等情况,不同年龄孩子对腹部不适的表述和体征表现可能不同,需仔细观察判断。

    三、病因治疗

    1.明确并处理病因:若经检查明确是由胆石症等病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需在孩子病情稳定后进一步针对病因进行处理,比如胆石症可能需要在合适时机通过手术等方式解决胆道问题,但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孩子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判断,不同年龄孩子的病因特点不同,如儿童急性胰腺炎可能与感染、先天性胆道异常等相关,要针对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四、对症治疗

    1.镇痛处理:对于腹痛明显的孩子,在医生评估后可考虑使用合适的镇痛药物,但要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对孩子影响较小的镇痛方式,避免低龄儿童不恰当使用可能存在风险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镇痛效果及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等,例如需根据孩子年龄谨慎选择镇痛药物,评估药物对孩子呼吸、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新生儿:新生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患急性胰腺炎时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需更加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各项实验室指标,治疗时要格外谨慎,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和治疗的特殊要求,因为新生儿对药物的代谢、耐受等与年长儿不同,任何治疗操作都要最大程度确保安全。

    2.有基础疾病的患儿:若孩子本身存在如先天性胆道畸形、免疫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患急性胰腺炎时病情可能受基础病影响而复杂化,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基础病对病情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时需兼顾基础病的控制和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充分评估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密切关注基础病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急性胰腺炎治疗对基础病的影响等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