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引起的头昏目眩怎么治疗问
颈椎引起的头昏目眩怎么治疗
-
缓解头昏目眩的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辅助治疗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姿势调整、颈部运动和牵引治疗;药物辅助治疗有神经营养药物和改善循环药物;当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严重时考虑手术,手术有相应指征和方式且存在风险。
一、非药物治疗
(一)姿势调整
1.日常姿势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应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例如,成年人长时间伏案工作时,要保持颈椎处于中立位,电脑屏幕应与眼睛保持水平,距离约50-70厘米。儿童在学习时,桌椅高度要匹配,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这是因为不良姿势会加重颈椎的负荷,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进而引起头昏目眩。
睡觉时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以一拳高(约10-15厘米)为宜,仰卧时枕头支撑颈部,侧卧时枕头与肩同高,保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对于有颈椎问题导致头昏目眩的人很重要,合适的枕头能减轻夜间颈椎的压力。
(二)颈部运动
1.简单颈部活动
颈部前屈后伸:缓慢进行颈部前屈,下颌尽量接近胸部,然后后伸,恢复到正常位置,重复10-15次。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幅度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老年人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引起不适。
颈部左右侧屈:缓慢将头部向一侧弯曲,耳朵尽量贴近肩部,然后另一侧重复,每次侧屈保持5-8秒,重复5-10次。这种颈部运动可以增加颈椎的活动度,缓解颈椎周围肌肉的紧张,因为颈椎周围肌肉紧张可能会刺激周围神经或血管,导致头昏目眩。
颈部旋转:缓慢将头部向左旋转,目视左后方,然后向右旋转,目视右后方,每次旋转保持5-8秒,重复5-10次。但对于有严重颈椎不稳的人群,要避免过度旋转,防止加重病情。
(三)牵引治疗
1.牵引方式
颈椎牵引可采用卧位牵引或坐位牵引。卧位牵引时,患者仰卧,头部略高于身体,牵引重量一般从3-5公斤开始,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每次牵引时间约20-30分钟,每天1-2次。坐位牵引时,患者坐在椅子上,牵引带固定于头部,重量一般为2-6公斤,牵引时间同样约20-30分钟,每天1-2次。牵引治疗可以拉开颈椎间隙,减轻颈椎对神经、血管的压迫,从而缓解头昏目眩症状,但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要谨慎使用牵引治疗,因为可能会加重脊髓损伤。
二、药物辅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1.神经营养药物
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可用于颈椎引起头昏目眩的情况,对于因颈椎病变导致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出现神经损伤表现的患者,甲钴胺可以促进神经的修复。但在使用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使用。
2.改善循环药物
如银杏叶制剂等改善循环的药物,可改善颈部及脑部的血液循环,对于因颈椎问题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昏目眩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人群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可能的不良反应,老年人使用时要密切观察是否有出血等不良反应。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当非药物治疗和药物辅助治疗效果不佳,且颈椎病变严重影响神经、血管,出现进行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剧烈头昏目眩频繁发作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颈椎间盘突出严重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经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的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评估是否适合手术。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后路减压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变,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神经损伤等,在决定手术时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要考虑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对手术的耐受性。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