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牙源性鼻窦炎是怎么回事

牙源性鼻窦炎是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20日 14:55:49
病情描述:

牙源性鼻窦炎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王涛
    王涛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牙源性鼻窦炎是由牙齿病变致鼻窦炎症,病因与牙齿病变累及、解剖结构有关,临床表现有鼻部、牙齿相关及全身症状,诊断靠影像学检查和口腔检查,治疗分治牙齿病变和鼻窦炎症,预防要保持口腔卫生、及时治牙齿疾病,特殊人群需加强口腔保健。

    病因机制

    牙齿病变累及:比如上颌后牙的根尖周炎、牙周炎等,感染可通过牙槽骨蔓延至上颌窦。根尖周炎时,细菌及其毒素可通过根尖孔进入上颌窦周围的牙槽骨,进而影响上颌窦黏膜,导致窦腔黏膜充血、水肿,引发炎症;牙周炎时,牙周袋内的细菌等病原体可通过牙槽骨的破坏处侵入上颌窦。

    解剖结构因素:上颌窦的底壁由上颌骨牙槽突构成,与上颌后牙牙根关系紧密,这一解剖特点使得牙齿病变容易向鼻窦扩散。

    临床表现

    鼻部症状:患者可出现鼻塞,多为单侧鼻塞,程度轻重不一;流涕,可为脓性鼻涕,量多少不等;还可能有嗅觉减退等症状。

    牙齿相关症状:常伴有患牙的疼痛、咀嚼不适等,例如上颌后牙有龋坏、疼痛等表现。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面部胀痛等,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但病情严重时也可能有发热、乏力等全身不适。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更需仔细观察其鼻部及牙齿相关表现;成年患者症状相对较易识别,但也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口腔卫生不良的人群更易发生牙齿病变,从而增加牙源性鼻窦炎的发病风险;有牙齿病史,如曾患根尖周炎、牙周炎等的人群,也是牙源性鼻窦炎的高危人群。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鼻窦CT:是诊断牙源性鼻窦炎的重要手段。可清晰显示鼻窦内的炎症情况,如黏膜增厚、窦腔积液等,还能明确牙齿与鼻窦的关系,判断牙齿病变是否累及鼻窦。例如能看到上颌窦内是否有炎性渗出、窦壁是否有骨质破坏等。

    根尖片:用于观察患牙的情况,如牙根是否有炎症、根尖周是否有骨质破坏等,有助于明确牙齿病变是导致鼻窦炎症的原因。

    口腔检查:详细检查口腔内牙齿的情况,包括牙齿是否有龋坏、牙周袋情况、牙齿松动度等,以确定牙齿病变与鼻窦炎症的关联。

    治疗原则

    治疗牙齿病变:根据牙齿的具体病变情况进行相应治疗。若为根尖周炎,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消除根尖周炎症;若为牙周炎,需进行牙周序列治疗,包括洁治、刮治等,控制牙周炎症。

    治疗鼻窦炎症:对于鼻窦的炎症,可根据病情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头孢类抗生素等(具体药物需根据病情和个体情况选择),同时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窦黏膜炎症、水肿,改善鼻塞等症状。若鼻窦炎症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进行鼻窦手术,如内镜下鼻窦手术,清除鼻窦内的炎性分泌物及病变组织,恢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

    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及时发现和处理牙齿问题。例如,每天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采用巴氏刷牙法,可有效清除牙齿表面和牙缝内的食物残渣和菌斑,预防龋齿、牙周炎等牙齿疾病。

    及时治疗牙齿疾病:一旦发现牙齿有龋坏、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牙齿病变进一步发展累及鼻窦。比如,发现牙齿有龋洞应尽早补牙,避免龋坏发展到牙髓引起根尖周炎等严重情况。特殊人群如儿童,家长应督促其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因为儿童口腔卫生意识较差,且牙齿处于发育阶段,更易发生牙齿疾病;老年人由于口腔组织退变等原因,也应注意口腔保健,及时处理牙齿问题,降低牙源性鼻窦炎的发病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