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什么是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2025年10月20日 10:19:33
病情描述:

什么是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医生回答(1)
  • 宋海涛
    宋海涛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向他提问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是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患者多具特应性体质的鼻窦炎症性疾病,因特应性体质接触真菌抗原引发免疫反应,病理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黏液栓形成、黏膜水肿等表现,局部有鼻塞、流涕、面部不适等症状,全身有相关伴随症状,诊断靠影像学(CT等)和实验室(鼻分泌物等)检查,治疗以手术清除病变组织恢复引流通气为主,术后辅以药物抗炎等治疗。

    病因及发病机制

    特应性体质:具有特应性体质的个体,在接触真菌抗原后,体内会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例如,患者体内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增强,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研究表明,特应性体质人群的免疫系统更容易对真菌抗原产生过度的变态反应。

    真菌抗原接触:患者通常接触到真菌孢子等抗原物质,这些抗原进入鼻窦后,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常见的与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相关的真菌有曲霉菌等。真菌在鼻窦内定植生长,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

    病理表现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窦黏膜组织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这是变应性炎症的重要特征之一。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颗粒蛋白等物质会损伤鼻窦黏膜组织。

    黏液栓形成:由于炎症反应,鼻窦内会产生大量黏稠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中包含真菌菌丝、嗜酸性粒细胞等成分,形成真菌性黏液栓。黏液栓可阻塞鼻窦窦口,影响鼻窦的引流,导致鼻窦炎症进一步加重。

    黏膜水肿:鼻窦黏膜出现明显水肿,组织间隙增宽,这会进一步影响鼻窦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鼻塞:较为常见,由于鼻窦黏膜水肿、黏液栓阻塞等原因,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鼻塞,严重时可影响正常呼吸。

    流涕:多为黏脓涕,有时可伴有恶臭,这与真菌在鼻窦内生长繁殖产生的代谢产物有关。

    面部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面部胀满、压迫感或疼痛,尤其在鼻窦区域。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症状,如打喷嚏、鼻痒等,也有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但一般全身症状相对局部症状较轻。儿童患者可能因鼻塞影响睡眠,导致睡眠不安、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成年患者可能因鼻塞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鼻窦CT可见鼻窦内不均匀的高密度影,常伴有窦壁骨质吸收或增生等改变。病变鼻窦内的密度增高影与真菌团块、黏液栓等有关,CT能够清晰显示鼻窦的病变范围,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MRI检查:MRI对于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在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中,CT仍是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实验室检查

    鼻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真菌菌丝,有助于明确致病真菌的种类,但阳性率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采集标本的时机、标本处理等都会影响真菌培养的阳性结果。

    血清学检查:检测患者血清中针对真菌抗原的特异性IgE等抗体水平,若特异性IgE水平升高,提示机体对真菌存在变态反应,对诊断有一定辅助价值。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目的是清除鼻窦内的真菌团块、黏液栓等病变组织,恢复鼻窦的引流和通气功能。手术多采用鼻内镜手术,这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通过鼻内镜可以清晰地观察鼻窦病变情况,并进行精准的手术操作。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鼻窦的发育情况,尽量减少对鼻窦正常结构和功能的过度影响。

    药物辅助治疗:术后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减轻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对于特应性体质的患者,还可能需要进行抗过敏治疗等,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相关医疗规范,尤其要注意儿童患者的药物禁忌和安全使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