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自我诊断方法问
糖尿病的自我诊断方法
-
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指标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有相应诊断标准,自我检测需注意血糖监测工具选择使用及检测时间选择,不同人群在各方面有不同的监测要点及考虑因素。
一、血糖监测指标及意义
1.空腹血糖
定义: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测出的血糖值。正常范围一般为3.9~6.1mmol/L。若空腹血糖≥7.0mmol/L,同时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高度提示糖尿病。对于没有典型症状但空腹血糖多次检测≥7.0mmol/L,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空腹血糖的监测更需重视,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胰岛素分泌及作用可能发生变化,更容易出现血糖异常。
2.餐后2小时血糖
定义: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采集的血糖值。正常范围应小于7.8mmol/L。若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属于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前期状态。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餐后血糖异常的风险较高。女性在孕期也需关注餐后血糖,孕期糖尿病可能对母婴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增加巨大儿、早产等风险。
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定义: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葡萄糖结合的产物,它反映的是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范围一般在4%~6%。糖化血红蛋白≥6.5%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长期静坐生活方式的人群,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通过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较长时间段内的血糖控制情况。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试验过程
首先空腹抽血测血糖,然后在5分钟内口服含75g无水葡萄糖的水溶液300ml,之后分别在服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采血测血糖。
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服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异常。对于老年人,进行OGTT试验时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可能需要调整试验的节奏和监测的细致程度,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胃肠功能、心功能等方面的变化,避免因试验过程导致身体不适。而妊娠期女性也需要进行OGTT试验来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因为妊娠期激素变化等因素会影响血糖代谢,若妊娠期糖尿病控制不佳,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和母亲健康。
四、自我检测注意事项
1.血糖监测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应选择经过正规认证的血糖监测仪,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在采血时,要注意消毒皮肤,采血部位可选择手指等,采血后及时将血液滴入试纸进行检测。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采血时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过度疼痛和损伤,同时要注意采血部位的卫生,防止感染。
2.检测时间的选择
一般建议糖尿病高危人群或有相关症状的人群定期检测血糖。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可能需要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血糖,如空腹、餐后、睡前等。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群检测时间也有差异,比如经常运动的人,运动前后的血糖监测很重要,能帮助了解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以便调整运动和饮食方案。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血糖可能会有一定波动,这时候更要关注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