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白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问
宝宝白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
-
宝宝白细胞偏高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因素有年龄、剧烈活动等;病理性因素包括感染(细菌、病毒)、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其他系统疾病(严重组织损伤坏死、过敏反应),需结合症状体征等综合判断,生理性因素去除诱因可恢复,病理性需针对病因治疗,要密切关注宝宝健康及时就医。
一、生理性因素
(一)年龄因素
新生儿时期白细胞水平较高,出生时白细胞计数可达(15-20)×10/L,生后6-12小时可达(21-28)×10/L,然后逐渐下降,1周时平均为12×10/L左右。这是因为新生儿身体处于适应宫外环境的阶段,骨髓造血功能活跃,且外周血中的白细胞组成也与成人有差异,随着日龄增加会逐渐向成人型转化。
(二)剧烈活动、哭闹、进食等因素
宝宝剧烈活动后,比如大哭大闹、剧烈玩耍等情况,会使体内交感神经兴奋,促使骨髓储备的白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导致白细胞暂时偏高;进食后,尤其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后,也可能引起白细胞短时间轻度升高,这是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了骨髓的造血和白细胞释放。
二、病理性因素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是导致宝宝白细胞偏高最常见的病理性原因之一。当宝宝受到细菌感染时,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骨髓会加速造血,释放更多的白细胞到外周血来对抗细菌感染,此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明显升高,同时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增高。例如宝宝发生化脓性扁桃体炎时,往往会出现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的情况。
2.病毒感染:一般来说,病毒感染早期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稍低,但在某些病毒感染后期合并细菌继发感染时,或者个别特殊病毒感染时也可能出现白细胞偏高。比如幼儿急疹,初期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偏低,热退疹出后白细胞可能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合并了肺炎等细菌感染并发症,就会出现白细胞升高。
(二)血液系统疾病
1.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宝宝患白血病时,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异常的白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导致白细胞异常增高,同时还可能伴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稚细胞等异常细胞。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显著升高,可达(10-50)×10/L甚至更高,并且能发现大量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
2.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也会出现白细胞异常增高的情况,同时可能伴有脾脏肿大等表现,外周血中各阶段粒细胞显著增多,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
(三)其他系统疾病
1.严重组织损伤或坏死:宝宝发生严重创伤,如大面积烧伤、较大手术后等情况,由于组织受到损伤,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促使白细胞释放增加,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例如宝宝严重烫伤后,在创伤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白细胞短时间偏高的情况。
2.过敏反应:当宝宝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如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也可能引起白细胞升高,一般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但严重过敏反应时也可能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变化。例如宝宝对某种抗生素过敏,出现全身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症状时,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同时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当发现宝宝白细胞偏高时,需要结合宝宝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原因。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一般去除诱因后白细胞可恢复正常;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则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对于宝宝的健康状况要密切关注,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