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真菌感染的症状及治疗问
口腔真菌感染的症状及治疗
-
口腔真菌感染有不同症状表现,婴幼儿会有口角等部位异常及拒食哭闹,成年人有口腔白斑膜等不适,严重者可蔓延;治疗分局部和全身,局部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等,免疫力正常者病情重可口服氟康唑,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综合治疗且孕妇用药谨慎。
一、口腔真菌感染的症状
(一)常见症状表现
婴幼儿:可能出现口角潮红、糜烂,口腔黏膜上有白色凝乳状斑点或斑块,不易擦去,强行擦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并可能有溢血。患儿可能会有拒食、哭闹不安等表现,这与口腔内不适有关,由于婴幼儿不会表达,主要通过行为异常来体现。
成年人:口腔内可出现白色斑膜,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病变部位黏膜充血,有口干、烧灼感及轻微疼痛。当感染累及咽部时,可能会出现吞咽疼痛,影响进食和正常的语言交流。如果是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患者等,感染可能会加重,斑膜范围扩大,甚至蔓延至食管等部位,导致更严重的吞咽困难等症状。
二、口腔真菌感染的治疗
(一)局部治疗
抗真菌药物局部应用:可以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制霉菌素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真菌死亡。对于婴幼儿,将制霉菌素研成粉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口腔患处,每天多次;成年人也可使用制霉菌素含片含服,直接作用于口腔局部的真菌。另外,克霉唑溶液也可用于口腔局部涂抹,抑制真菌生长。
(二)全身治疗
免疫力正常人群:如果病情较轻,局部治疗即可控制,但对于病情较重、反复发作或免疫力正常但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氟康唑能高度选择性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
免疫力低下人群:这类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在使用抗真菌药物的同时,要注重提高机体免疫力,如对于艾滋病患者,在进行抗真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病毒等综合治疗。同时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因为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容易扩散,治疗需要更谨慎且疗程可能更长。特殊人群如孕妇,口腔真菌感染时需谨慎用药,优先考虑局部安全的抗真菌措施,因为全身用药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应在医生评估利弊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