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幼儿川崎症状

幼儿川崎症状

2025年10月21日 17:56:37
病情描述:

幼儿川崎症状

医生回答(1)
  • 张伟令
    张伟令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向他提问

    幼儿川崎病是5岁以下婴幼儿好发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病因不明,有发热等多种症状表现,靠临床表现等诊断,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大多预后好但部分有并发症,需长期随访,患病幼儿要注意饮食、护理和用药等。

    幼儿川崎病的症状表现

    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常达39℃以上,持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球结膜充血: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

    唇及口腔表现:口唇潮红、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舌乳头突起呈草莓舌。

    手足症状: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潮红;恢复期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

    皮疹: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样皮疹等,常在发病后2-3天出现。

    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质硬,表面不红。

    幼儿川崎病的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具备上述发热、球结膜充血、口唇及口腔表现、手足症状、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主要临床表现中的5项,若不足5项,但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病变,亦可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小板早期正常,后期升高;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沉增快等炎症指标异常。

    幼儿川崎病的治疗

    主要治疗药物为丙种球蛋白,可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对于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的患儿,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幼儿川崎病的预后及随访

    预后: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经及时治疗后冠状动脉病变可逐渐恢复。但部分患儿可能遗留冠状动脉扩张、动脉瘤等,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随访:患病后需长期随访,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冠状动脉的变化情况,一般在发病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后根据情况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特殊人群(幼儿)的注意事项

    饮食:发热及患病期间,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鼓励患儿多饮水,以补充发热丢失的水分。

    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防止皮肤感染;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病情进展,如出现呼吸困难、剧烈腹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用药: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使用丙种球蛋白时,需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