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低热

小儿低热

2025年10月21日 12:07:59
病情描述:

小儿低热

医生回答(1)
  • 张伟令
    张伟令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低热是体温处于37.3至38℃区间且持续时间较长的体温升高状况,常见原因有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引起轻微感染致免疫反应使体温轻度升高)和非感染因素(环境温度过高、剧烈运动后、穿盖过多的生理性低热及少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非感染性低热),评估要点需观察小儿一般状况并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非药物干预有环境调整、补充水分、物理降温,婴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需谨慎处理,有基础疾病小儿出现低热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一、小儿低热定义

    小儿低热指体温处于37.3~38℃区间且持续时间较长的体温升高状况。

    二、常见原因

    (一)感染因素

    由病毒、细菌等引起的轻微感染可致小儿低热,如普通感冒初期可能出现低热表现,病毒或细菌感染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轻度升高。

    (二)非感染因素

    环境温度过高、小儿剧烈运动后、穿盖过多等可致生理性低热;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引发非感染性低热,但相对少见。

    三、评估要点

    (一)一般状况观察

    留意小儿精神状态,如是否活泼好动、有无嗜睡、烦躁等表现;观察饮食情况,看进食量有无明显变化;关注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皮疹等。

    (二)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

    生理性低热多与环境、活动等因素相关,去除相关因素后体温可恢复正常;病理性低热常伴随其他异常表现,需进一步排查病因。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22~25℃左右),适当减少小儿穿盖,使其处于凉爽舒适状态,避免因环境因素加重低热情况。

    (二)补充水分

    鼓励小儿多饮水,因发热会使机体散失水分,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代谢,预防脱水。

    (三)物理降温

    采用温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蒸发散热降温,但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腹部等敏感部位,且擦拭时动作要轻柔,依据小儿耐受情况进行。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

    因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低热的应对能力较弱,需特别谨慎处理。避免过度包裹,密切观察精神反应,若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以防延误病情。

    (二)有基础疾病小儿

    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的小儿,出现低热时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活动等情况,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因低热而加重或诱发其他严重问题,需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与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