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儿童输液的危害有哪些

儿童输液的危害有哪些

2025年10月21日 10:43:26
病情描述:

儿童输液的危害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邓腾兰
    邓腾兰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向他提问

    儿童输液存在多种风险,包括感染风险增加、过敏反应几率升高、静脉损伤风险、加重心脏负担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更容易发生,儿童生病应遵循能口服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不输液原则,必须输液时要选正规机构、规范操作并密切观察,家长要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决定是否输液以保障儿童健康安全。

    一、感染风险增加

    儿童输液时,若操作环境不达标、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等,易引发感染。例如,静脉穿刺过程中,细菌等病原体有可能侵入血管,导致局部感染,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疾病。儿童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对健康的威胁更大。

    二、过敏反应几率升高

    输液过程中输入的药物可能成为过敏原,引发儿童过敏反应。儿童的机体处于发育阶段,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对药物的耐受性和识别能力与成人不同。一旦发生过敏,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症状,严重过敏甚至会危及生命。比如某些抗生素、中药注射剂等都有引发儿童过敏的报道。

    三、静脉损伤风险

    儿童的血管相对较细、较脆弱,多次输液可能对静脉造成损伤。频繁的穿刺会使血管壁受损,影响血管的弹性和功能,长期可能导致静脉炎等问题,表现为穿刺部位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疼痛、条索状硬结等,影响后续静脉的使用。而且儿童好动,输液时不易配合,进一步增加了静脉损伤的风险。

    四、加重心脏负担

    输液速度如果控制不当,大量液体快速进入儿童体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儿童的心脏功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单位时间内过多的液体输入会使心脏泵血负担增加,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尤其是本身存在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儿童,风险更高。

    五、药物不良反应更容易发生

    儿童的肝、肾等器官代谢和排泄药物的能力较弱。药物进入体内后,代谢和排泄速度比成人慢,药物在体内蓄积的可能性增大,从而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各异,可能涉及消化系统(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神经系统(如头晕、嗜睡等)等多个系统,影响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康复进程。

    温馨提示:儿童生病时应遵循能口服给药就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就不输液的原则。在必须输液时,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密切观察儿童在输液过程中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同时,家长要充分了解输液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再决定是否进行输液治疗,以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