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麻痹证怎么治疗

小儿麻痹证怎么治疗

2025年10月21日 10:33:27
病情描述:

小儿麻痹证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1)
  • 肖慧捷
    肖慧捷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麻痹症治疗分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瘫痪期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治疗。一般治疗包括隔离与休息;对症治疗针对发热疼痛、呼吸障碍等分别处理;瘫痪期用药物并护理肢体;恢复期用药物、加强锻炼及中医疗法;后遗症期根据情况手术矫正,治疗需多学科合作,关注患儿心理,密切观察病情调整方案。

    一、一般治疗

    隔离:一旦发现小儿麻痹症患者,应进行隔离,一般自发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休息:患者需卧床休息,休息的时间根据病情而定,发热及瘫痪前期应卧床休息至热退1周,瘫痪期应避免过多活动,减少瘫痪的发生与发展。

    二、对症治疗

    发热与疼痛:对于发热较高且伴有全身疼痛明显的患儿,可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等,若体温超过38.5℃且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来缓解症状,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根据患儿体重等情况合理使用。

    呼吸障碍:当出现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不畅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操作来辅助呼吸。对于延髓麻痹引起吞咽困难的患儿,要注意保证营养供应,可通过鼻饲等方式给予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三、瘫痪期治疗

    药物治疗:可使用促进神经传导药物,如加兰他敏等,但其使用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进行,要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

    瘫痪肢体护理:将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置,防止畸形,可进行适当的按摩和被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按摩和被动运动要轻柔,避免造成患儿损伤。

    四、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治疗

    恢复期:恢复期可继续使用促进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如进行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辅助肢体功能恢复,针灸和推拿的穴位选择及操作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根据患儿具体瘫痪部位等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

    后遗症期:对于有肢体畸形等后遗症的患儿,可根据畸形的严重程度等情况考虑进行手术矫正等治疗,但手术治疗需充分评估患儿的全身情况和畸形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

    小儿麻痹症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根据患儿不同的病期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同时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患病对患儿的身心都会产生影响,尤其是长期患病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的患儿,可能会出现自卑等心理问题,家人和医护人员要给予关心和引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