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问
羊水栓塞
-
羊水栓塞是分娩期危急重症,发病机制为羊水有形成分激活母体免疫炎症反应致相关并发症,临床表现有呼吸循环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及其他表现,诊断依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抗过敏循环支持、解除肺动脉高压、抗休克纠正DIC、防治肾衰竭,特殊人群中孕产妇高危因素者需加强产前监测分娩中观察,新生儿需复苏及后续观察,有基础病史产妇需产前多学科评估分娩时严密监测防护。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羊水成分(如胎脂、胎粪、角化上皮等)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分娩期危急重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羊水有形成分激活母体免疫炎症反应,导致肺动脉高压、循环衰竭及凝血功能紊乱。
二、临床表现
1.呼吸循环衰竭:分娩中或产后短时间内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血压急剧下降,严重者迅速昏迷、休克。
2.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产后大量阴道出血、伤口渗血不止、皮肤黏膜瘀斑等,可伴全身多部位出血。
3.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少尿、无尿等肾衰竭症状,或突发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表现。
三、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根据分娩过程中突发的上述典型表现高度怀疑。
2.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升高、血小板计数下降、纤维蛋白原降低等提示DIC;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心功能检查显示右心负荷加重等。
四、治疗原则
1.抗过敏与循环支持:立即给予糖皮质激素抗过敏,维持循环稳定,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提升血压。
2.解除肺动脉高压:应用解痉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等)缓解肺动脉高压,改善缺氧。
3.抗休克与纠正DIC:积极抗休克,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纠正DIC,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
4.防治肾衰竭:维持尿量,纠正酸中毒,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产妇:高龄、多胎妊娠、胎膜早破等高危因素产妇需加强产前监测,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早期识别羊水栓塞征象并迅速启动抢救流程。
2.新生儿:羊水栓塞可能影响胎儿血氧供应,需及时进行新生儿复苏,复苏后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肤色等情况,加强后续护理及随访,警惕可能出现的远期神经系统等并发症。
3.有基础病史产妇:合并心、肺、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风险更高,需在产前多学科评估,分娩时采取更严密的监测和防护措施,抢救过程中需兼顾基础疾病的管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