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

2025年10月21日 21:02:12
病情描述:

羊水栓塞

医生回答(1)
  • 李莹
    李莹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向他提问

    羊水栓塞是分娩期危急重症,发病机制为羊水有形成分激活母体免疫炎症反应致相关并发症,临床表现有呼吸循环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及其他表现,诊断依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抗过敏循环支持、解除肺动脉高压、抗休克纠正DIC、防治肾衰竭,特殊人群中孕产妇高危因素者需加强产前监测分娩中观察,新生儿需复苏及后续观察,有基础病史产妇需产前多学科评估分娩时严密监测防护。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羊水成分(如胎脂、胎粪、角化上皮等)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分娩期危急重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羊水有形成分激活母体免疫炎症反应,导致肺动脉高压、循环衰竭及凝血功能紊乱。

    二、临床表现

    1.呼吸循环衰竭:分娩中或产后短时间内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血压急剧下降,严重者迅速昏迷、休克。

    2.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产后大量阴道出血、伤口渗血不止、皮肤黏膜瘀斑等,可伴全身多部位出血。

    3.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少尿、无尿等肾衰竭症状,或突发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表现。

    三、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根据分娩过程中突发的上述典型表现高度怀疑。

    2.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升高、血小板计数下降、纤维蛋白原降低等提示DIC;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心功能检查显示右心负荷加重等。

    四、治疗原则

    1.抗过敏与循环支持:立即给予糖皮质激素抗过敏,维持循环稳定,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提升血压。

    2.解除肺动脉高压:应用解痉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等)缓解肺动脉高压,改善缺氧。

    3.抗休克与纠正DIC:积极抗休克,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纠正DIC,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

    4.防治肾衰竭:维持尿量,纠正酸中毒,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产妇:高龄、多胎妊娠、胎膜早破等高危因素产妇需加强产前监测,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早期识别羊水栓塞征象并迅速启动抢救流程。

    2.新生儿:羊水栓塞可能影响胎儿血氧供应,需及时进行新生儿复苏,复苏后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肤色等情况,加强后续护理及随访,警惕可能出现的远期神经系统等并发症。

    3.有基础病史产妇:合并心、肺、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风险更高,需在产前多学科评估,分娩时采取更严密的监测和防护措施,抢救过程中需兼顾基础疾病的管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