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什么病问
川崎病是什么病
-
川崎病是5岁以下婴幼儿好发、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病因不明,有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发热等临床表现,不及时治可致冠状动脉病变,靠临床表现和检查诊断,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护理也重要,婴幼儿需精心护理监测。
好发人群: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男孩发病多于女孩。
病因: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因素(如病毒、细菌等)、免疫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有研究表明,某些病毒感染可能触发了机体的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血管炎症的发生。
临床表现
发热:常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持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球结合膜充血:多为双侧球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
唇及口腔表现:口唇潮红、皲裂、杨梅舌,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
手足症状: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红斑,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
皮疹: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样皮疹等,常在发热2-4天出现。
颈部淋巴结肿大:多为单侧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质硬,表面不红,触痛不明显。
危害:如果不及时治疗,川崎病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如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形成等,这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风险在川崎病患儿中约为15%-25%,尤其是在发病1-2周内更容易出现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川崎病对其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可能会影响到患儿成年后的心脏健康状况。
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目前采用的诊断标准包括:发热5天以上,同时具有以下4项表现中的至少3项:球结合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手足硬性水肿、红斑,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多形性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同时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治疗: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大多数患儿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能需要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辅助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心脏情况,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来评估冠状动脉的状况。
对于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也非常重要,在发热期间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对于有皮肤黏膜症状的患儿,要注意保持皮肤黏膜的清洁,避免感染等。特殊人群方面,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和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在患病后更需要精心的护理和密切的医疗监测,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