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自闭症

自闭症

2025年10月21日 16:53:56
病情描述:

自闭症

医生回答(1)
  • 刘倩筠
    刘倩筠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自闭症是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核心特征为社交沟通障碍、局限重复刻板行为等,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且遗传度高,孕期感染等环境因素也可增风险,诊断依临床评估等标准,治疗有非药物的行为分析、结构化教育等及药物缓解伴随症状,婴儿期需家长警惕就医,幼儿期重早期干预,学龄期家校协作提供支持,家庭需社会支持且早期发现干预很关键。

    一、自闭症的定义与核心特征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持续存在的社交沟通障碍、局限的重复刻板行为模式等。儿童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出对他人呼唤无回应、缺乏目光对视等;沟通方面存在语言发育迟缓、语言运用异常,如延迟语言发育、语言刻板重复等;还可出现重复性的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对环境微小变化的过度反应等重复刻板行为。

    二、病因机制

    1.遗传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自闭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多个基因变异与自闭症风险相关,遗传度约70%-90%,即遗传因素对自闭症发病的贡献占比达七成至九成。

    2.环境因素:孕期感染(如风疹病毒感染)、早产、低出生体重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儿童患自闭症的风险。

    三、诊断标准与评估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评估,参照《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等标准。专业医生通过全面的发育评估、行为观察等进行诊断,需排除其他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评估内容包括社交沟通能力、语言发展、重复刻板行为等多方面。

    四、治疗干预

    1.非药物干预: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通过强化良好行为、纠正不良行为来改善患儿社交沟通等能力;结构化教育(TEACCH)根据儿童特点设计结构化的学习环境,帮助患儿适应日常活动;游戏治疗、音乐治疗等也可作为辅助干预手段,促进患儿社交互动与情绪表达。

    2.药物干预:药物主要用于缓解伴随的症状,如多动、焦虑等,但需谨慎使用,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且药物使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低龄儿童滥用药物。

    五、不同年龄段应对与特殊人群关怀

    婴儿期:若婴儿对社交刺激反应少,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评估。

    幼儿期:此阶段需重点关注社交互动与语言发展,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家长可配合专业机构进行针对性训练。

    学龄期:患儿可能面临社交困难、学习困难等问题,学校与家庭需共同协作,为患儿提供支持性环境,帮助其融入校园生活。

    家庭关怀:自闭症儿童的家庭需长期面对照顾挑战,社会应提供相关支持资源,帮助家庭缓解压力,给予患儿持续的关爱与帮助,强调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作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