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在家怎么处理问
小孩发烧在家怎么处理
-
关于小孩发热的应对,需先观察监测体温、一般状况,可采取调整环境、散热、温水擦拭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出现及时就医指征及特殊人群(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小孩)需特殊处理。
一、观察与监测
1.体温监测: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小孩体温,密切关注体温变化情况,正常小儿口腔温度为36.2℃~37.3℃,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36℃~37℃,当腋下温度≥37.5℃或直肠温度≥38℃可视为发热。不同年龄阶段小孩发热判断标准略有差异,如3月龄内婴儿肛温≥38℃需高度重视。
2.一般状况观察:留意小孩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有无抽搐等表现,若小孩发热时精神尚好,能互动玩耍,一般情况相对较好;若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钟,幼儿呼吸频率>50次/分钟,学龄儿童呼吸频率>40次/分钟)、惊厥等,提示病情可能较重,需及时就医。
二、物理降温措施
1.调整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6℃,湿度50%~60%,让小孩处于舒适的环境中,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利于散热。
2.散热降温:适当减少小孩衣物及盖被,增加皮肤散热面积,促进体温散发。
3.温水擦拭:用32℃~34℃的温水给小孩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左右,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目的,但要注意保暖,避免小孩着凉,擦拭过程中若发现小孩寒战、面色苍白等不适表现应立即停止。
三、补充水分
发热会使小孩身体丢失较多水分,要鼓励小孩多喝温开水,少量多次饮用,以补充因发热出汗而流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对于较小的婴儿可以增加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次数。
四、及时就医指征
1.小孩年龄小于3月龄,发热时应尽快就医,因为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易扩散。
2.发热持续超过3天,体温反复不退或呈进行性升高。
3.出现前面提到的精神萎靡、呼吸急促、惊厥等异常表现。
4.发热伴有皮疹、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其他伴随症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更不完善,对发热的耐受能力更差,更易出现体温波动及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发热需更加谨慎处理,及时就医评估。
2.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的小孩,发热时机体代谢加快,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需密切观察基础疾病相关症状变化,如先天性心脏病小孩发热时需注意有无呼吸费力、口唇发绀等心功能不全表现,及时就医调整基础疾病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