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脱肛是什么病

脱肛是什么病

2025年10月21日 17:11:16
病情描述:

脱肛是什么病

医生回答(1)
  • 郑毅
    郑毅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向他提问

    脱肛即直肠脱垂,是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病因与年龄、生活方式、盆底组织薄弱有关,早期排便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可自行回纳,晚期不能自行回纳还伴其他症状,可通过直肠指诊等诊断,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幼儿多可自愈,老人手术需谨慎并加强护理及治基础病。

    一、病因及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幼儿发育不良者、老年人肌肉松弛者易发生脱肛。幼儿时期骨盆尚未发育完全,骶骨弯曲度小,直肠较垂直,周围组织对直肠的固定支持作用较弱;老年人则因全身肌肉衰退,骨盆底肌肉松弛,容易导致直肠脱垂。

    生活方式:长期便秘、腹泻、慢性咳嗽等会增加腹压的情况,可诱发脱肛。例如,长期便秘的人群需要用力排便,腹压持续增高,推动直肠向下移位;慢性咳嗽的患者,频繁的咳嗽动作使腹压升高,也会增加直肠脱垂的风险。

    盆底组织薄弱:盆底肌肉和结缔组织薄弱,对直肠的支撑力量减弱,也是脱肛发生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盆底组织会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导致其支持作用下降。

    二、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排便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患者可能会感觉肛门坠胀不适。

    晚期表现:脱出的肿物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才能回纳。严重时,在咳嗽、行走、下蹲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也可脱出,且脱出的直肠黏膜可发生充血、水肿、溃疡、出血等情况,患者会出现黏液便、便血等症状,还可能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

    三、诊断方法

    直肠指诊:可了解肛管括约肌的张力等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

    内镜检查: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观察直肠内的情况,排除其他肠道病变。

    排粪造影:能显示直肠脱垂的形态及程度等,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四、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幼儿、老人等体质较弱者。包括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排便;治疗便秘、腹泻等原发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如收缩肛门的动作,每天多次,每次持续数秒后放松,反复进行,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

    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手术方式有多种,如直肠悬吊固定术等,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幼儿:幼儿脱肛多可自愈,家长要注意其排便情况,避免便秘等情况发生。如发现幼儿有脱肛表现,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手术治疗,多采取保守观察及简单的对症处理措施。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在治疗脱肛时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手术治疗需谨慎评估风险,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等,以减少腹压增高的因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