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经常流口水是怎么回事问
宝宝经常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
宝宝经常流口水多数是正常生理现象,如婴儿期唾液腺发育及出牙期,也可能由口腔炎症、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因素引起,家长要保持宝宝口腔周围清洁,观察伴随症状,出牙期可给宝宝准备合适磨牙棒,异常时及时就医。
出牙期影响
出牙对唾液分泌的刺激:宝宝一般在4-10个月开始出牙,牙齿萌出时会刺激牙龈上的神经末梢,引起唾液腺反射性分泌增加,从而导致流口水增多。这是因为牙齿的萌出打破了口腔内原本的平衡状态,机体通过增加唾液分泌来适应牙齿萌出带来的刺激。比如,当宝宝开始长牙时,会明显感觉到口水增多,而且可能会出现喜欢咬东西的情况,这都是出牙期流口水增多的表现。
疾病因素
口腔炎症:
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除了流口水增多外,还会出现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有疱疹形成,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宝宝会表现出烦躁、拒食、发热等症状。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口腔黏膜炎症反应,刺激唾液分泌增加。
溃疡性口腔炎:多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口腔黏膜有明显的溃疡,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假膜,宝宝会流口水增多,同时伴有口臭、疼痛、发热等症状。炎症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口水流出增多。
神经系统疾病:
脑炎:如果宝宝患有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会影响神经对唾液分泌和吞咽功能的调节,导致唾液分泌不受控制地增多,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头痛、呕吐、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因为脑炎会损害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得唾液分泌的调节机制出现紊乱。
脑性瘫痪:脑性瘫痪的宝宝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可能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同时唾液分泌相对较多,从而出现流口水较多的情况,往往还伴有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等表现。这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影响了正常的吞咽反射和唾液分泌的协调。
护理建议
保持口腔周围清洁:宝宝流口水时,要及时用柔软的毛巾或纸巾轻轻擦拭,保持口周皮肤干燥,避免因为口水长时间刺激引起皮肤发红、糜烂。可以用温水清洗口周皮肤,然后涂抹婴儿护肤霜进行保护。
注意观察伴随症状: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流口水的同时是否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拒食、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等,如果有这些情况,要及时带宝宝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对于出牙期的宝宝: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干净的、适合啃咬的磨牙棒,让宝宝啃咬,一方面可以缓解出牙时的牙龈不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锻炼咀嚼和吞咽功能,减少流口水的程度。但要注意磨牙棒的清洁卫生,避免宝宝啃咬不卫生的物品引起口腔感染。
总之,宝宝经常流口水大多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出牙期等,但也可能是疾病引起,家长要仔细观察,做好护理工作,必要时及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