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鞘膜积液是怎么回事

鞘膜积液是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21日 21:45:16
病情描述:

鞘膜积液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王先进
    王先进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向他提问

    鞘膜积液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因鞘膜腔内液体积聚过多形成,分睾丸、精索、睾丸精索(婴儿型)、交通性鞘膜积液等类型,病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临床表现为阴囊或腹股沟区囊性肿块等,诊断靠体格检查、透光试验及超声,治疗有观察等待、手术、非手术等,婴儿需密切观察,成人要排查原发病因并注意术后护理。

    一、定义

    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正常情况下,鞘膜腔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当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衡时,浆液积聚过多便形成鞘膜积液。

    二、分类

    1.睾丸鞘膜积液:鞘膜脏、壁层之间积液增多,呈球形或卵圆形,睾丸多被积液包裹,不易触及。

    2.精索鞘膜积液:鞘状突两端闭合,中间的精索鞘膜囊未闭合且有积液,积液与腹腔、睾丸鞘膜腔都不相通。

    3.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鞘状突在内环处闭合,精索处未闭合,并与睾丸鞘膜腔相通。

    4.交通性鞘膜积液:鞘状突未完全闭合,腹腔液体可经未闭的鞘状突流入鞘膜腔,卧位时积液可流入腹腔而缩小或消失。

    三、病因

    1.先天性因素:胎儿发育过程中,鞘状突未能闭合,导致腹腔液体与鞘膜腔相通,是婴儿型及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主要病因。

    2.后天性因素:包括炎症(如附睾炎、睾丸炎、精索炎等)、外伤、肿瘤、寄生虫感染等,这些因素可导致鞘膜分泌、吸收功能异常,引起积液。

    四、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阴囊或腹股沟区出现囊性肿块,大小不一,交通性鞘膜积液可因体位改变(如站立、行走)而变化,卧位时积液回流腹腔,肿块可缩小或消失。较小的鞘膜积液多无明显症状,积液较多时可感阴囊下坠、胀痛等不适。

    五、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可触及阴囊或腹股沟区囊性肿块,透光试验阳性(鞘膜积液多呈透光阳性)。超声检查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可明确积液的部位、程度及鞘膜情况,有助于与腹股沟疝等疾病鉴别。

    六、治疗

    1.观察等待:婴儿型鞘膜积液有自行吸收的可能,1岁以内的患儿可先观察,部分可自行闭合。

    2.手术治疗:对于积液量大、症状明显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行鞘膜翻转术等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去除多余鞘膜,闭合鞘状突(交通性鞘膜积液)。

    3.非手术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如由炎症引起的鞘膜积液,需积极控制炎症,但非手术治疗多作为辅助手段。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婴儿鞘膜积液需密切观察,多数可在2岁前自行吸收,若2岁后仍未吸收或积液进行性增大,需考虑手术干预。日常护理中注意避免患儿过度哭闹,减少腹压增加的因素。

    成人:成人鞘膜积液需重视原发病因排查,如存在炎症、外伤等情况,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手术患者需注意术后伤口护理,避免感染,遵循医生术后康复指导。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