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骶骨骨折问
尾骶骨骨折
-
尾骶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不同人群均可发病,有相应临床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康复护理需注意体位、功能锻炼和预防并发症,大多数预后较好,儿童预后相对较好但也需随访,严重或治疗不及时可能留后遗症。
临床表现
疼痛:受伤部位疼痛明显,坐位时疼痛加剧,因为坐位会增加尾骶骨部位的压力。
淤血肿胀:受伤局部可能出现淤血、肿胀,严重时可影响局部外观。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骨折的影响,患者的坐姿、行走等活动会受到限制,例如行走时可能会采取特殊的步态,以减轻尾骶骨部位的压力。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受伤部位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触摸尾骶骨部位,了解是否有压痛、畸形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初步诊断尾骶骨骨折常用的方法,可以显示尾骶骨骨折的部位、移位情况等。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尾骶骨骨折,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细节,包括骨折线的走行、骨块的移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周围组织的损伤等。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卧床休息:让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减少尾骶骨部位的压迫,一般需要卧床休息数周,具体时间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而定。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的再生能力较强,卧床休息的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但也需要密切关注骨折的愈合情况。
对症治疗: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疼痛,但儿童应谨慎使用,优先考虑非药物的止痛方法,如局部冷敷等。同时可以进行局部的理疗,促进淤血肿胀的消退。
手术治疗:如果尾骶骨骨折有明显的移位,压迫周围神经等重要结构,或者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相对较少采用。
康复护理
体位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卧位姿势,避免尾骶骨部位长时间受压。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经常帮助调整体位,防止局部长期受压导致压疮等并发症。
功能锻炼:在骨折恢复的中后期,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进行骨盆肌肉的收缩舒张锻炼等,以促进骨盆肌肉力量的恢复和尾骶骨功能的恢复。儿童患者的功能锻炼需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活动影响骨折愈合。
并发症预防
压疮: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儿童皮肤娇嫩,更要注意皮肤护理。
便秘:由于患者活动减少,容易出现便秘情况,要指导患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的调整,保证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
预后情况
大多数尾骶骨骨折经过适当的治疗后预后较好,骨折可以愈合,疼痛等症状会逐渐缓解。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骨折严重,可能会遗留慢性疼痛等后遗症。儿童患者的预后通常相对较好,因为其骨折愈合能力强,但也需要密切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