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孩子下巴底下有个疙瘩一摸还动有点痛

孩子下巴底下有个疙瘩一摸还动有点痛

2025年10月21日 10:29:25
病情描述:

孩子下巴底下有个疙瘩一摸还动有点痛

医生回答(1)
  • 李欣
    李欣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孩子下巴底下能摸到活动且有点痛的疙瘩,可能是淋巴结炎或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所致。需进行体格检查、血常规、超声检查等。一般要注意休息和局部清洁,若是淋巴结炎按情况抗感染,若是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先控感染再手术。婴幼儿要密切观察变化,儿童要遵医嘱配合治疗。

    一、可能的原因

    孩子下巴底下有个能摸到且活动、有点痛的疙瘩,常见原因如下:

    淋巴结炎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发生淋巴结相关炎症。比如婴幼儿的淋巴结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相对较弱,当有细菌等病原体入侵时,容易引发淋巴结炎症。

    感染因素:多由附近组织的感染引起,像口腔、咽喉部的感染,如牙龈炎、扁桃体炎等,细菌可通过淋巴循环累及下巴部位的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疼痛且可活动。例如孩子若有龋齿未及时治疗,口腔内细菌感染扩散,可能引发下巴淋巴结炎。

    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生活方式:孩子如果平时面部清洁不彻底,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容易堵塞皮脂腺导管,形成皮脂腺囊肿。若此时局部皮肤有损伤,细菌入侵就会继发感染,出现局部疙瘩、疼痛且可活动的情况。比如孩子经常不洗脸,面部油脂堆积,增加了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风险。

    病史影响:若孩子既往有面部皮肤损伤史,如擦伤等,更易导致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二、需要进行的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检查疙瘩的位置、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同时会查看附近组织有无红肿、感染等表现,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感染的类型。如果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多提示有细菌感染。

    超声检查

    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疙瘩的内部结构,判断是淋巴结还是其他组织病变,有助于明确诊断。比如能明确淋巴结的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三、处理建议

    一般处理

    注意休息: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免疫力,应对感染等情况。

    保持局部清洁:教导孩子不要用手频繁触摸疙瘩,保持下巴部位皮肤清洁,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

    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淋巴结炎:

    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医嘱,尤其要注意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合适性。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如果是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抗感染治疗:先控制感染,待感染得到控制后,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皮脂腺囊肿,以防止复发。

    四、特殊人群提示

    婴幼儿:婴幼儿表达能力差,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疙瘩的变化,如大小、有无发热等情况。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儿童:要告知孩子不要用手搔抓疙瘩部位,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家长要督促孩子按时就医,配合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