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缺钙的表现与症状问
幼儿缺钙的表现与症状
-
幼儿缺钙会有多方面表现,骨骼肌肉方面有颅骨改变(婴儿期颅骨软化、1岁左右方颅)、牙齿发育迟缓(出牙晚、牙齿不齐等)、下肢畸形(学走路时O型或X型腿);神经系统方面有夜间睡眠不安(易惊醒、哭闹、出汗多)、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还有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增长慢),且不同表现受年龄、病史、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婴儿时期如果缺钙,颅骨会出现相应变化。6个月以内的婴儿,颅骨骨化不全,缺钙时可能会有颅骨软化现象,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中央部位,可有乒乓球样的感觉。随着病情发展,1岁左右的幼儿可能会出现方颅,表现为头颅额、顶骨对称性隆起,形成方盒样头型。
年龄因素:婴儿阶段颅骨发育快,缺钙对其影响更易在颅骨表现出来,因为此阶段钙代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骨骼生长旺盛,钙需求大,若摄入不足易出现异常。
牙齿发育迟缓
幼儿缺钙会影响牙齿的发育,表现为出牙晚,正常婴儿4-10个月开始出牙,而缺钙的幼儿可能10个月后仍未出牙,而且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等。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幼儿日常饮食中钙摄入不足,且没有通过其他途径(如补充钙剂或摄入富含钙的辅食)来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就容易出现牙齿发育迟缓的情况。
下肢畸形
学走路的幼儿缺钙时,由于骨质软化,在身体重量的作用下可出现下肢弯曲,常见的有O型腿(两脚跟并拢时,两膝分离)或X型腿(两膝并拢时,两脚跟分离)。
病史因素:如果幼儿既往有消化系统疾病,影响钙的吸收,那么缺钙导致下肢畸形的风险会增加,因为钙的吸收不良会直接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神经系统相关表现
夜间睡眠不安
幼儿缺钙时神经系统兴奋性会增高,表现为夜间睡眠不踏实,容易惊醒、哭闹,睡眠中出汗较多,尤其是头部出汗明显,因为出汗刺激头皮,会让幼儿感觉不适,从而影响睡眠。
年龄因素: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缺钙对其神经兴奋性的影响更明显,年龄越小,这种因缺钙导致的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的睡眠问题越突出。
烦躁不安
缺钙的幼儿还常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对外界刺激较敏感,容易发脾气。这是因为钙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等过程,缺钙会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导致幼儿情绪不稳定。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幼儿生活环境嘈杂、日常活动安排不合理等,可能会加重因缺钙导致的烦躁不安情绪,因为不良的生活环境会进一步影响幼儿的神经状态。
其他表现
生长发育迟缓
钙是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缺钙会影响骨骼和身体的正常生长,表现为身高增长速度比正常幼儿缓慢,体重增长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年龄和病史因素: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本身生长发育迅速,对钙的需求大,若有早产、低出生体重等病史,其自身钙储备不足,更容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因为这些特殊病史会影响幼儿出生后的钙初始状态和后续吸收利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