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矮小症的症状有哪些问
儿童矮小症的症状有哪些
-
儿童矮小症有生长速度缓慢(儿童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需警惕)、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标准值(可参照生长发育标准曲线,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青春期发育延迟(女孩13岁无乳房发育、男孩14岁无睾丸增大等属延迟,有家族遗传或患慢性疾病易出现)、外貌特征异常(头面部比例异常、身体比例不正常)等表现。
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女孩和男孩在相同年龄段的生长速度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都遵循上述规律。如果女孩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男孩每年身高增长持续低于该范围,都需要关注生长速度是否异常。
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标准值
标准值参考:可以通过参照儿童生长发育标准曲线来判断。例如,根据我国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在同年龄、同性别人群中,身高低于正常标准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比如,一个5岁女孩的正常身高范围大约在101-111cm之间,如果该女孩身高持续低于101cm,就可能存在身高低于正常标准的情况。不同年龄阶段有相应的正常身高范围区间,医生通常会依据这些标准来评估儿童是否存在矮小问题。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儿童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挑食、偏食,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可能会影响身高增长,使得身高更易低于正常标准。例如,长期不爱吃蔬菜、水果,只偏好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会缺乏生长发育所需的关键营养素,如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从而影响身高的正常增长,导致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标准值。
青春期发育延迟
年龄与性别表现:女孩青春期通常在10-12岁开始,男孩在12-14岁开始。如果女孩13岁仍无乳房发育,男孩14岁仍无睾丸增大等青春期发育迹象,就属于青春期发育延迟。这也是儿童矮小症的常见症状之一。对于有家族遗传因素的儿童,其青春期发育延迟的情况可能更为明显。比如,家族中有青春期发育较晚的亲属,那么该儿童出现青春期发育延迟的概率相对较高,需要密切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
病史影响:如果儿童既往有某些慢性疾病病史,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病等,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进而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例如,患有慢性肾病的儿童,由于疾病本身对身体代谢、内分泌等多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出现青春期发育迟缓的现象,同时伴有身高增长缓慢等矮小症相关表现。
外貌特征异常
头面部比例:部分矮小症儿童可能存在头面部比例异常,如头围相对较大,面部比例不协调等。例如,头围明显大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头围,或者面部五官相对集中、比例与正常儿童有差异等情况。这可能与生长激素缺乏等内分泌因素有关,因为生长激素对身体各个部位的生长发育都有调节作用,包括头面部的生长。
身体比例:有些矮小症儿童身体比例可能不正常,比如躯干和四肢的比例与正常儿童不同。常见的是四肢相对较短,而躯干长度相对正常,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体型。这种身体比例的异常也是矮小症在外观上的一个表现,可能提示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其他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存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