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病因问
小儿肺炎的病因
-
小儿肺炎的发生与病原体感染、宿主因素、环境因素有关。病原体感染包括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支原体感染;宿主因素中新生儿和婴幼儿因呼吸系统特点及免疫功能不完善易患病;环境因素里室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染及气候剧烈变化均会增加小儿患肺炎风险。
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肺炎的常见病毒病原体,多在冬春季流行,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6个月-2岁的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侵袭,感染后病毒在呼吸道黏膜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引发肺炎。另外,流感病毒也是导致小儿肺炎的重要病毒之一,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小儿感染后不仅会引起上呼吸道症状,还容易向下蔓延至肺部,引发肺炎,尤其是在流感流行季节,小儿感染流感病毒的几率大幅增加。
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也是小儿肺炎的致病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相对更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肺部出现炎症病变,其发病过程相对较缓慢,症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如咳嗽症状较为突出,且可能较为剧烈。
宿主因素
年龄因素: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患肺炎。新生儿的气管、支气管较狭窄,黏液分泌较少,纤毛运动差,肺组织发育不完善,肺泡数量少,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血管丰富,容易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内充气较少,故易患肺炎。例如,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更不成熟,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等原因,患肺炎的风险比足月儿更高。而幼儿期的儿童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和免疫功能仍在不断发育中,相对也比较容易发生肺炎。
免疫功能:小儿尤其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尤其是分泌型IgA(sIgA)缺乏,不能有效抵抗呼吸道病原体的入侵。此外,小儿的细胞免疫功能也相对较弱,难以有效地清除病原体,从而增加了肺炎的易感性。比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小儿,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极低,极易反复发生肺炎。
环境因素
室内环境:室内通风不良会导致空气中病原体浓度升高,增加小儿患肺炎的风险。如果室内长期处于密闭状态,空气流通不畅,呼吸道病原体容易在室内积聚,小儿吸入后容易引发感染。另外,室内空气污染,如烟雾(包括二手烟)、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存在,会刺激小儿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呼吸道防御功能,使小儿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患肺炎。例如,家中有人吸烟,小儿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其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受到抑制,防御能力下降,肺炎的发病几率会明显增加。
气候因素:气候变化剧烈时,小儿容易受凉,导致呼吸道局部温度降低、血液循环障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容易发生肺炎。例如,在寒冷的冬季,小儿如果没有及时添加衣物,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呼吸道血管收缩,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肺炎;而在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较大,小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也容易因适应不良而患上肺炎。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