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治疗儿童积食发烧的推拿手法

治疗儿童积食发烧的推拿手法

2025年10月21日 21:13:44
病情描述:

治疗儿童积食发烧的推拿手法

医生回答(1)
  • 肖慧捷
    肖慧捷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针对小儿积食发烧,可通过清天河水(清热解表退热)、退六腑(清热凉血解毒退热)、揉板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摩腹(促进消化缓解腹胀)、按揉足三里(健脾和胃调理消化)等推拿手法辅助治疗,推拿时手法要轻柔适中,儿童积食发烧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推拿不替代正规医疗诊治。

    一、清天河水

    1.操作方法: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右手食、中二指螺纹面,自患儿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操作约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清天河水有清热解表的作用,可有效退热,中医理论认为小儿积食发烧多有内热,清天河水能清泻内热,改善发烧症状。此手法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通过刺激特定经络穴位,调节机体的气血流通和阴阳平衡来达到退热目的。

    二、退六腑

    1.操作方法: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右手食、中二指螺纹面,自患儿肘横纹推向腕横纹,操作约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六腑位于前臂尺侧,自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退六腑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对于积食引起的发烧有较好的退热作用,能清泻小儿体内的实热之邪,从中医经络理论角度,调节六腑相关经络气血,缓解发烧症状。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尤其对于实热型积食发烧效果更佳。

    三、揉板门

    1.操作方法: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拇指螺纹面揉患儿大鱼际平面,操作约100-200次。

    2.作用及原理:板门位于小儿大鱼际平面,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小儿积食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揉板门可调节脾胃功能,帮助消化,缓解积食症状,进而辅助改善因积食引起的发烧情况。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通过刺激板门穴位,促进脾胃运化,减少积食产生。

    四、摩腹

    1.操作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医者用手掌掌面或四指摩患儿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动,操作约5-10分钟。

    2.作用及原理:摩腹可促进腹部气血流通,调理脾胃功能,帮助消化积食。小儿积食时,腹部往往有胀满不适,摩腹能缓解腹胀,改善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对于因积食导致的发烧有辅助治疗作用。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尤其对于年龄较小不能配合其他复杂推拿手法的患儿,摩腹相对容易操作且效果较好,通过温和的腹部按摩,调节脾胃气机。

    五、按揉足三里

    1.操作方法: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拇指端按揉患儿足三里穴位,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处,操作约100-200次。

    2.作用及原理: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对于小儿积食引起的脾胃虚弱等情况有调理作用,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从根本上缓解积食问题,进而对积食发烧起到辅助治疗作用。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通过刺激足三里穴位,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促进身体恢复健康状态。

    在给儿童进行推拿时需注意,手法要轻柔,力度适中,根据儿童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对于年龄过小的婴儿,推拿时更要格外小心,确保操作安全。如果儿童积食发烧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中的推拿等方法,但不替代正规的医疗诊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