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积食的方法问
治疗小儿积食的方法
-
调整饮食结构要根据年龄适配且规律进食,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10-15分钟每天2-3次促胃肠蠕动,增加运动量按年龄选合适运动促代谢,中医理疗可推拿穴位或艾灸中脘穴等,小儿积食严重如持续呕吐等要及时就医。
生活方式影响:日常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因为不规律的饮食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引发积食。比如每天固定三餐两点的进食时间,早餐7-8点,上午10点左右加餐,午餐12点,下午3点左右加餐,晚餐6点等。
腹部按摩
操作方法:家长可在孩子饭后1小时左右,让孩子平卧,然后用手掌以孩子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按摩力度要适中,一般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力度需调整,婴儿时期力度要轻柔,像用两根手指轻轻打圈按摩即可,较大儿童可适当增加力度,但以孩子感觉舒适为宜。
原理与作用:通过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帮助消化食物,改善积食症状。这是因为胃肠道的蠕动方向与顺时针按摩方向一致,能推动食物在肠道内的运行,加速消化过程。
增加运动量
年龄差异的运动选择:婴幼儿可以由家长抱着在室内缓慢走动,或者让孩子在家长看护下进行简单的翻身、踢腿等动作;学龄前儿童可以鼓励其多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跳绳等,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1-2小时,散步可选择在公园等环境较好的地方,每次20-30分钟,慢跑时间根据孩子体力情况,一般5-10分钟左右,逐渐增加;学龄儿童除了上述运动外,还可以参与球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每周可进行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
生活方式关联:运动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肠胃蠕动加快,从而缓解积食。运动时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也能带动肠胃的血液循环,提高消化器官的功能。同时,运动还能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整体健康,减少积食发生的几率。
中医理疗辅助
推拿穴位:可以选择补脾经、清胃经、揉板门等穴位。补脾经是用拇指桡侧缘旋推孩子拇指末节罗纹面,每次推100-300次;清胃经是用拇指螺纹面从孩子大拇指掌面第一节推向指尖,每次推100-200次;揉板门是用拇指揉孩子手掌大鱼际平面,每次揉100-200次。这些推拿手法需要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或经过正规培训的人员操作,因为儿童穴位较为敏感,操作不当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艾灸:对于年龄稍大且能配合的儿童,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等。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艾灸时距离皮肤2-3厘米,每次艾灸10-15分钟;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具有温通经络、健脾和胃的作用,但要注意避免烫伤孩子皮肤。
就医情况
特殊人群提示:如果小儿积食情况较为严重,如出现持续呕吐、精神萎靡、腹痛剧烈且无法缓解等情况,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及时就医。对于新生儿积食出现上述症状更要高度重视,因为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积食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可能会通过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如使用一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等,但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