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呼吸衰竭临床表现

小儿呼吸衰竭临床表现

2025年10月21日 15:41:38
病情描述:

小儿呼吸衰竭临床表现

医生回答(1)
  • 王竹颖
    王竹颖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呼吸衰竭有多种临床表现,呼吸频率可增快或减慢;可出现发绀,需注意特殊情况;神经系统有烦躁不安或嗜睡、颅内压增高表现;循环系统有心率改变、血压改变;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等症状;还会合并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临床需密切观察小儿不同表现并依其生理特点采取治疗护理措施。

    一、呼吸频率异常

    小儿呼吸衰竭时呼吸频率会发生改变。新生儿正常呼吸频率约为40-45次/分,婴儿为30-40次/分,幼儿为25-30次/分,学龄前期及学龄儿童为20-25次/分。呼吸衰竭时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如大于60次/分(新生儿)、大于50次/分(婴儿)、大于40次/分(幼儿及儿童)等情况,这是机体试图通过增加通气量来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代偿表现,但持续增快会增加呼吸肌疲劳;也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减慢,提示病情严重,呼吸中枢受到抑制。

    二、发绀

    是呼吸衰竭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由于缺氧,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当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含量超过50g/L时,可在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发绀现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情况,如贫血患儿,血红蛋白量低于60g/L时,即使有缺氧,也可能不出现发绀;而在皮肤较黑的小儿,发绀可能不明显,需要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三、神经系统表现

    (一)烦躁不安或嗜睡

    早期患儿可出现烦躁不安,这是由于缺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所致。随着病情进展,若缺氧进一步加重或合并二氧化碳潴留,可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小儿,表现有所差异,新生儿可能表现为反应差、拒奶等;婴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止后转为安静;幼儿及儿童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等。

    (二)颅内压增高表现

    严重呼吸衰竭合并二氧化碳潴留时,可引起脑水肿,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前囟隆起(婴儿)、瞳孔改变(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对光反射迟钝等)等。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潴留使脑脊液pH值降低,引起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导致颅内压升高。

    四、循环系统表现

    (一)心率改变

    早期可出现心率增快,这是机体的代偿性反应,通过增加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以改善组织灌注。但随着病情加重,心肌缺氧受损,可出现心率减慢,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

    (二)血压改变

    初期由于代偿,血压可正常或偏高,但随着病情进展,心功能受损,血压可下降,出现休克表现,如四肢末梢发凉、皮肤花斑、脉搏细弱等。

    五、消化系统表现

    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这是因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胃肠功能紊乱,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严重时引起应激性溃疡等病变。

    六、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表现

    呼吸衰竭时常合并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例如,可出现呼吸性酸中毒,由于二氧化碳潴留,血液中碳酸浓度升高,pH值降低;也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多由于缺氧导致无氧代谢增加,乳酸堆积等引起;还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低氯等,这与患儿的呼吸情况、治疗过程中液体摄入等多种因素有关,电解质紊乱又可进一步加重病情。

    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多样,不同年龄小儿表现有一定差异,临床医生需密切观察患儿各项表现,及时发现呼吸衰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要充分考虑小儿的生理特点,如新生儿、婴儿的特殊解剖生理结构对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影响,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保障患儿的健康。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