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怎么知道是骨质疏松

怎么知道是骨质疏松

2025年10月21日 11:15:58
病情描述:

怎么知道是骨质疏松

医生回答(1)
  • 胡三保
    胡三保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向他提问

    骨质疏松临床表现有疼痛(腰背部多见,多种情况可致加重)、脊柱变形(严重者身高变矮、脊柱畸形,女性绝经后易出现)、骨折(常见椎体、髋部、腕部等,轻微外力可致);辅助检查包括骨密度检查(双能X线吸收法是金标准,T值≤-2.5为骨质疏松)和实验室检查(血钙等指标及骨代谢标志物有相应表现);风险评估可通过FRAX评估未来10年髋部及任何重要骨折概率,需考虑多种因素,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人群要评估骨折风险。

    一、临床表现方面

    1.疼痛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以腰背部疼痛多见。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这是因为骨质疏松导致骨小梁微骨折或骨的应力负荷改变,刺激骨膜上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老年人由于本身骨量丢失,更容易出现这种疼痛情况,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有不良姿势的人群也可能因骨骼力学改变引发疼痛。

    2.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严重者可出现身高变矮或脊柱畸形。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身高缩短,多个椎体压缩骨折后脊柱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丢失加速,更容易出现这种脊柱变形情况。例如,绝经后的女性如果存在骨质疏松,随着时间推移,可能逐渐出现身高变矮和驼背等表现。

    3.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见的骨折部位有椎体、髋部、腕部等。比如髋部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女性,髋部骨折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这是由于骨质疏松使骨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如日常活动中的跌倒、负重等)即可导致骨折。

    二、辅助检查方面

    1.骨密度检查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2.5个标准差(T值≤-2.5)为骨质疏松。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骨峰值不同,年轻人骨峰值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骨峰值开始下降,骨密度也随之降低。例如,30-40岁是骨量的高峰期,之后骨量逐渐丢失,通过骨密度检查可以准确评估骨量情况。

    2.实验室检查

    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一般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钙、磷均正常,碱性磷酸酶可正常或升高。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根据不同病因有相应的改变,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血钙升高、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甲状腺疾病等,需要进行这些指标的检查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及病因。

    骨代谢标志物: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如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等)和骨吸收标志物(如尿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等)。骨代谢标志物可以反映骨转换的状态,对于判断骨质疏松的进展、评估治疗效果有一定帮助。例如,绝经后女性骨转换率增高,骨吸收标志物会升高。

    三、风险评估方面

    1.骨折风险评估

    可以通过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来评估未来10年发生髋部骨折和任何重要骨折的概率。评估时需要考虑年龄、性别、体重、是否有骨折史、是否吸烟、是否过度饮酒、是否患类风湿关节炎等因素。对于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人群,如老年女性、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等,需要进行骨折风险评估,以便早期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比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由于药物影响骨代谢,骨折风险增加,通过FRAX评估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其骨折风险程度。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