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宝宝积食按摩哪里

宝宝积食按摩哪里

2025年10月21日 18:56:50
病情描述:

宝宝积食按摩哪里

医生回答(1)
  • 岳智慧
    岳智慧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几种缓解宝宝积食的推拿方法,包括摩腹(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积食,不同年龄段力度不同)、按揉中脘穴(调理脾胃气机、缓解积食相关不适,不同年龄力度调整)、按揉天枢穴(调节大肠气机、改善积食便秘,两侧力度尽量一致)、揉板门穴(健脾和胃、消食化滞,不同年龄力度不同)、推四横纹(调中行气、改善积食腹胀等,操作时注意用力均匀和宝宝反应),并提醒若积食严重或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按摩时要注意手部清洁和环境温度。

    一、摩腹

    1.操作方法:让宝宝仰卧,家长用手掌掌面着力,以宝宝肚脐为中心,做环形摩动。摩腹时力度要适中,频率一般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摩腹时间约5-10分钟。

    2.作用原理:通过摩腹可以促进宝宝胃肠道的蠕动,帮助消化,改善积食情况。因为腹部有很多与消化相关的经络和穴位,摩腹能刺激这些部位,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婴儿由于皮肤娇嫩,摩腹时力度要更轻柔;较大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力度,但仍要以宝宝感觉舒适为准。

    二、按揉中脘穴

    1.定位:中脘穴位于宝宝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

    2.操作方法:家长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中脘穴,按揉的频率约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揉时间约1-3分钟。

    3.作用原理:中脘穴是胃经的募穴,也是八会穴之腑会,按揉中脘穴能够调理脾胃气机,健运脾胃,对于宝宝积食引起的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不同年龄的宝宝在按揉时,力度需要根据其耐受程度调整,婴儿可轻柔按揉,幼儿可适当加大力度,但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宝宝不适。

    三、按揉天枢穴

    1.定位:天枢穴位于宝宝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左右各一个。

    2.操作方法:家长用拇指指端分别按揉宝宝两侧的天枢穴,每侧按揉频率约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揉时间每侧约1-3分钟。

    3.作用原理:天枢穴是大肠经的募穴,按揉天枢穴可以调节大肠的气机,促进肠道的运化与排泄,对于积食引起的便秘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操作时,要注意两侧按揉力度尽量保持一致,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耐受情况调整力度,婴儿要轻柔,幼儿可稍用力但以宝宝舒适为度。

    四、揉板门穴

    1.定位:板门穴位于宝宝手掌大鱼际平面。

    2.操作方法:家长用拇指蘸取适量爽身粉等,然后按揉宝宝的板门穴,按揉频率约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揉时间约1-3分钟。

    3.作用原理:板门穴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揉板门穴能够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对于宝宝积食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婴儿按揉时力度要非常轻柔,幼儿可以适当增加按揉力度,但要避免损伤宝宝皮肤。

    五、推四横纹

    1.定位:四横纹位于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侧,掌指关节横纹处,一侧有4个横纹。

    2.操作方法:家长用拇指螺纹面从宝宝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每次推100-200次,推的时候要注意从食指开始依次向小指方向推动,每个手指推动的次数均匀分配。

    3.作用原理:推四横纹可以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除满,对宝宝积食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等有改善作用。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指的用力均匀,对于年龄小的宝宝,动作要轻柔,防止宝宝哭闹不配合,同时要关注宝宝的反应,以宝宝感觉舒适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积食情况比较严重,通过按摩后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出现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不能单纯依赖按摩。而且在给宝宝进行按摩时,要保持手部清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宝宝着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