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拔还是不拔问
牙根拔还是不拔
-
牙根是否拔除或保留取决于多种情况。严重龋坏无法修复、根尖周病变严重、牙周病致牙齿松动严重时牙根需拔除;轻度龋坏可修复、根尖周病变较轻可保守治疗、牙齿松动度较轻可治疗保留时牙根可保留,且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会对牙根保留或拔除产生影响。
一、牙根需要拔除的情况
1.严重龋坏无法修复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来说,如果乳牙严重龋坏,波及牙髓,且无法通过根管治疗等保留,可能需要拔除。例如,乳牙龋坏导致根尖周炎症严重,影响继承恒牙胚的发育时,就需要拔除。对于成年人,恒牙严重龋坏,牙体组织破坏过多,剩余牙体组织无法提供足够的固位来进行修复,如大面积的残冠、残根,无法通过桩核冠等修复方式恢复功能,就需要拔除。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导致龋坏进展迅速的人群,更易出现严重龋坏无法修复的情况,需要考虑拔除牙根。
病史因素: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如未控制的糖尿病,拔牙可能导致感染等并发症风险增加,但如果牙根情况必须拔除,在病情控制稳定后仍需考虑。
2.根尖周病变严重
年龄方面:儿童根尖周病变如果范围大,累及恒牙胚,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需拔除牙根。成年人根尖周病变经多次根管治疗等保守治疗无效,根尖周囊肿等病变较大,影响周围牙槽骨吸收严重,牙根无法保留时,应拔除。
生活方式与病史:有吸烟史的人群,吸烟会影响伤口愈合,根尖周病变严重需拔牙时,术后感染风险可能增加,需告知患者戒烟以促进愈合;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根尖周病变严重拔牙时需评估心血管状况,在病情稳定下进行。
3.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严重
不同年龄:儿童牙周病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牙齿松动严重影响咀嚼等功能时需考虑拔除。成年人牙周病是导致牙齿松动拔除的常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退行性变,牙周病发病率增高,当牙齿松动达到Ⅲ度,即牙齿松动幅度大于2mm,且颊舌向松动明显时,通常需要拔除。
生活方式与病史:有牙周病家族史、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牙周病进展快,牙齿松动严重更易发生。对于有血液系统疾病等病史的患者,牙周病牙齿松动拔牙需谨慎评估出血风险等。
二、牙根可以保留的情况
1.轻度龋坏可修复
年龄差异:儿童轻度龋坏,通过补牙等治疗可保留牙根继续行使功能。成年人轻度龋坏,如龋坏未累及牙髓,可通过充填治疗等保留牙根,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
生活方式与病史: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人群,轻度龋坏更容易通过治疗保留牙根。有良好控制的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轻度龋坏牙根可通过规范治疗保留。
2.根尖周病变较轻可保守治疗
年龄因素:儿童根尖周病变较轻时,通过根管治疗等保守治疗,牙根有很大可能保留并促进根尖周组织愈合。成年人根尖周病变较轻,如根尖周肉芽肿等,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消除根尖周炎症,可保留牙根。
生活方式与病史:生活方式健康,如不吸烟或吸烟量少的人群,根尖周病变较轻牙根保守治疗预后较好。有高血压等病史的患者,在血压控制稳定下,根尖周病变较轻牙根可通过根管治疗保留。
3.牙齿松动度较轻可治疗保留
不同年龄:儿童牙齿轻度松动,可能是由于外伤等原因,通过固定等治疗可保留牙根。成年人牙齿松动Ⅰ-Ⅱ度,如因外伤等导致,可通过牙周治疗、固定等方法保留牙根。Ⅰ度松动是牙齿松动幅度在1mm以内,Ⅱ度松动是松动幅度在1-2mm之间。
生活方式与病史:注重口腔保健、无不良口腔习惯的人群,牙齿松动较轻更易通过治疗保留牙根。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的患者,牙齿松动较轻牙根治疗需考虑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治疗对疾病的影响,谨慎进行保留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