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口臭的原因

口臭的原因

2025年10月21日 12:15:35
病情描述:

口臭的原因

医生回答(1)
  • 叶剑涛
    叶剑涛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他提问

    口臭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口腔局部因素(龋齿、牙周炎、牙龈炎、口腔黏膜病等)、全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便秘,呼吸系统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糖尿病等)以及其他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长期不刷牙漱口,食物因素等)。口腔局部因素致口臭是因相应口腔问题使细菌等产生异味;全身性疾病通过各自病理机制引发口臭;不良生活习惯和食物因素也会造成短暂或长期口臭。

    牙周炎: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存在大量的细菌、菌斑以及炎性分泌物,细菌代谢会产生一些具有臭味的产物。牙周炎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问题,同时伴随口臭。成年人中牙周炎较为常见,如果不注意口腔清洁,菌斑长期堆积就容易引发牙周炎。

    牙龈炎:牙龈发炎时,牙龈组织会出现红肿、出血等症状,局部的炎症反应会使细菌滋生,产生异味。比如一些青少年由于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容易发生牙龈炎,若不及时治疗,也会出现口臭情况。

    口腔黏膜病:某些口腔黏膜病,如口腔溃疡,溃疡面会有炎性渗出和坏死组织,细菌在局部繁殖,产生异味;还有如扁平苔藓等疾病,也可能伴随口腔异味。

    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口臭

    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溃疡:患者胃肠功能紊乱,消化液分泌异常,食物在胃肠内消化不完全,可能会产生异味,并通过食管反流至口腔,导致口臭。例如,胃溃疡患者常伴有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同时可能散发口臭。有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的人群更容易患胃炎、胃溃疡进而出现口臭。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定植,其产生的尿素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氨等有臭味的物质,从而导致口臭。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常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进一步加重口臭状况。有家庭聚集性感染特点,一些经常在外面聚餐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较高。

    便秘: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会被肠道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口腔,引起口臭。老年人由于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更容易发生便秘,从而出现口臭问题;一些生活方式不健康,如运动量少、饮水不足的人也容易便秘并伴随口臭。

    呼吸系统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鼻窦炎患者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会倒流至咽部,被细菌分解产生异味;扁桃体炎时扁桃体隐窝内会有大量的细菌、炎性分泌物积聚,也会产生臭味并散发至口腔。例如,慢性鼻窦炎患者长期有鼻塞、流涕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口臭。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体内酮体生成增多,可出现酮症酸中毒,患者呼出的气体中有丙酮味,表现为口臭。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感染的风险也较高,如口腔念珠菌感染等,也会加重口臭。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若血糖波动大则更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导致口臭。

    其他因素导致的口臭

    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残留在口腔中,并且吸烟会使口腔处于相对缺氧的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产生口臭。长期吸烟的人牙齿表面会有烟渍沉积,口腔异味明显。

    饮酒:酒精会使口腔黏膜干燥,降低口腔的自洁作用,同时酒精代谢产物也可能通过口腔呼出,导致口臭。过量饮酒后口臭往往较为明显。

    长期不刷牙、不漱口:口腔内的食物残渣、菌斑会不断堆积,细菌大量繁殖,产生难闻的气味。儿童如果家长没有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长期不刷牙,就容易出现口臭;成年人中一些长期忽视口腔清洁的人也会有口臭问题。

    食物因素:食用某些具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后也可能引起短暂的口臭,比如食用大蒜、洋葱等,这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会在口腔内被分解并散发气味,但一般在刷牙、漱口或一段时间后会消失。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