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矮小症的身高范围

小儿矮小症的身高范围

2025年10月22日 13:23:51
病情描述:

小儿矮小症的身高范围

医生回答(1)
  • 邬平
    邬平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矮小症指相似环境下身高较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童均值低2个标准差以上或处于第3百分位数以下,不同年龄阶段身高范围不同,婴儿期1岁低于70cm、幼儿期3岁低于90cm、学龄前期6岁低于110cm、学龄期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身高第3百分位数、青春期未达正常追赶也属矮小症,发现儿童身高明显异于同龄儿童应及时就医,有家族遗传矮小倾向或患基础疾病儿童需密切监测或积极治疗原发病。

    婴儿期(出生至1岁):正常足月儿出生时身高约50cm,1岁时身高约75cm。若1岁时身高低于70cm,需考虑矮小症可能。

    幼儿期(1-3岁):3岁时正常身高约95cm,此阶段身高低于90cm则可能存在矮小问题。

    学龄前期(3-6岁):6岁时正常身高约115cm,若低于110cm需警惕矮小症。

    学龄期(6岁至青春期前):青春前期儿童每年身高增长应约5-7cm,该阶段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例如10岁儿童正常身高约135cm,若低于125cm需考虑矮小症。

    青春期: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此阶段身高增长速度加快,但如果青春期前身高落后,青春期身高增长仍不能达到正常追赶,也属于矮小症范畴。

    小儿矮小症的身高判断需综合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同时要注意个体的遗传潜力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发现儿童身高明显异于同龄儿童,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矮小症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有家族遗传矮小倾向的儿童,更要密切监测身高变化;对于患有影响生长发育基础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的儿童,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以保障正常生长发育。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