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孩肌注定位的方法

小孩肌注定位的方法

2025年10月22日 14:54:29
病情描述:

小孩肌注定位的方法

医生回答(1)
  • 王竹颖
    王竹颖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小孩肌注定位分情况,2岁以内婴幼儿用食指尖和中指尖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构成三角形区域的臀中肌、臀小肌定位法;2岁以上儿童用十字法(臀裂顶点水平线与髂嵴最高点垂线分臀为四象限外上象限避开内角)或连线法(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外上1/3处)的臀大肌定位法,操作要注意消毒轻柔,根据年龄选法,不配合小孩先安抚。

    一、2岁以内婴幼儿肌注定位方法——臀中肌、臀小肌定位法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样就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此区域即为臀中肌、臀小肌注射的安全部位。因为2岁以内婴幼儿的臀大肌尚未发育完全,若在此处注射易损伤坐骨神经,而臀中肌、臀小肌相对较厚且神经血管分布较少。对于2岁以内婴幼儿,采用该定位方法能有效降低肌肉注射相关风险,保障患儿安全。

    二、2岁以上儿童肌注定位方法——臀大肌定位法

    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划一水平线,再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即为注射部位。这种方法是基于解剖学位置来确定,臀大肌是较大的肌肉,2岁以上儿童臀大肌发育较好,十字法能较为准确地找到相对安全的注射区域。

    2.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该方法也是依据解剖结构来定位,能帮助准确找到臀大肌的合适注射点,减少对周围神经血管的损伤风险。

    在进行小孩肌注定位时,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注意严格消毒皮肤,操作过程中要轻柔,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和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要根据小孩的年龄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定位方法,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小孩的身体解剖特点对肌注定位的影响,确保肌注操作安全、有效。对于不配合的小孩,可在适当安抚后再进行操作,体现对患儿的人文关怀。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