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急性阑尾炎易发生坏死穿孔的主要原因

急性阑尾炎易发生坏死穿孔的主要原因

2025年10月22日 15:46:56
病情描述:

急性阑尾炎易发生坏死穿孔的主要原因

医生回答(1)
  • 李鲁传
    李鲁传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向他提问

    阑尾易坏死穿孔与解剖特点、腔内梗阻因素、细菌感染因素相关。阑尾为细长盲管、管腔狭小、系膜短易扭曲致血运受影响;腔内梗阻可因淋巴滤泡增生或粪石阻塞使压力升高影响血运;梗阻后细菌大量繁殖损伤黏膜并侵入肌层加重炎症致血运障碍加剧,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在相关因素影响下更易出现坏死穿孔。

    阑尾腔内梗阻因素

    淋巴滤泡增生:阑尾黏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在一些因素刺激下,如细菌感染等,淋巴滤泡容易增生,导致阑尾腔狭窄。青少年时期淋巴滤泡较为活跃,此阶段急性阑尾炎中因淋巴滤泡增生导致梗阻进而发生坏死穿孔的情况相对较多。当淋巴滤泡增生使阑尾腔梗阻后,阑尾腔内压力升高,影响阑尾的血液循环,最初可能只是静脉回流受阻,阑尾出现充血水肿,随着病情进展,动脉血运也会受阻,最终导致阑尾坏死穿孔。

    粪石阻塞:粪石可堵塞阑尾腔,是引起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粪石多是由阑尾腔内的粪便、细菌等形成的固体物质。成年人相对更容易因粪石阻塞阑尾腔而引发急性阑尾炎,一旦粪石阻塞,阑尾腔内容物排出不畅,腔内压力逐渐升高,影响阑尾壁的血运,使得阑尾组织缺血缺氧,增加坏死穿孔的风险。对于有不良排便习惯的人群,如长期便秘者,更易形成粪石,从而增加了阑尾发生坏死穿孔的可能性。

    细菌感染因素

    当阑尾腔发生梗阻后,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和外毒素会损伤阑尾黏膜,导致黏膜溃疡,细菌进而侵入阑尾肌层。细菌感染会加重阑尾的炎症反应,使阑尾组织进一步充血、水肿,血运障碍加剧。例如,在儿童急性阑尾炎中,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细菌感染容易迅速扩散,导致阑尾更快地出现坏死穿孔。而对于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其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阑尾发生细菌感染后,炎症更容易失控,进而引发坏死穿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