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猩红热问
什么是猩红热
-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发热、皮疹、草莓舌等临床表现,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可依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首选青霉素,预防需隔离患者、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儿童及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防护。
1.病因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发猩红热的病原体,该细菌能产生红疹毒素等多种毒素和酶,这些物质会导致发热、皮疹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2.临床表现
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达39℃左右,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相对更易出现高热情况。
皮疹:一般在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24小时内遍及全身。皮疹为针尖大小的充血性皮疹,压之褪色,触之有砂纸感,疹间无正常皮肤。
草莓舌:病初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突起,称杨梅舌。
3.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或产道侵入而引起“外科型”或“产科型”猩红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尤其多见于3-7岁儿童。
4.诊断
临床症状:根据发热、典型皮疹、草莓舌等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养可找到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5.治疗
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6.预防
隔离患者:患者应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且皮疹消退。
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期间,应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注意室内通风等。
保护易感人群:对密切接触者可选用青霉素等药物预防。对于儿童群体,要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如勤洗手等;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较低的特殊人群,更要做好防护,因为他们感染后可能病情相对更严重,如老年人本身可能有慢性基础疾病,感染猩红热后可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等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