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疝气是什么

小儿疝气是什么

2025年10月22日 12:13:58
病情描述:

小儿疝气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柏楠
    柏楠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包括腹股沟疝和脐疝等。腹股沟疝是因胚胎发育中鞘状突未闭合,腹压增加时腹股沟区等出现可复性肿块,男婴、早产儿等易患;脐疝是因脐环未正常闭合,腹压增加时脐部有可复性肿物,早产儿等易患,嵌顿时均有相应症状。

    腹股沟疝

    发病机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男性胎儿的睾丸会通过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女性胎儿也有类似的腹膜鞘状突等结构发育过程。正常情况下,出生前后鞘状突会逐渐闭合。如果鞘状突未闭合,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就有可能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向腹股沟区或阴囊部位突出,从而形成腹股沟疝。

    临床表现:通常在小儿哭闹、站立、行走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腹股沟区或阴囊部位会出现可复性的肿块,表现为局部隆起,肿块质地柔软,平卧或休息后肿块可自行回纳腹腔。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疝块不能回纳,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这时候可能发生了嵌顿疝,嵌顿疝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多见于男婴,这与男性胎儿睾丸下降的生理过程相关。另外,早产儿由于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鞘状突闭合不全的概率相对较高,也更容易发生腹股沟疝。还有一些小儿可能存在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薄弱等情况,也是诱发腹股沟疝的因素。

    脐疝

    发病机制:脐部是胎儿出生后腹壁最后闭合的部位,脐环如果未能正常闭合,腹腔内容物就有可能从脐部突出形成脐疝。一般是由于脐部的结缔组织、肌肉等发育不完善,在腹压增加时,如小儿哭闹、咳嗽、便秘等,腹腔内压力升高,促使腹腔内容物经脐环突出。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脐部有可复性的肿物,肿物呈半球形或球形,直径一般多在1-2厘米左右,哭闹、用力时肿物增大,安静、平卧时肿物缩小或消失。脐疝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如果发生嵌顿,也会出现局部疼痛、呕吐等症状。

    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多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这与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情况以及出生后的营养等因素有关。另外,小儿经常哭闹、有慢性咳嗽、便秘等导致腹压增加的情况,也会增加脐疝的发生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