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宝宝一岁两个月还不会走路正常吗

宝宝一岁两个月还不会走路正常吗

2025年10月22日 21:18:55
病情描述:

宝宝一岁两个月还不会走路正常吗

医生回答(1)
  • 刘倩筠
    刘倩筠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宝宝一岁两个月还不会走路可能正常也可能异常,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宝宝10-18个月会走路,若存在肌张力异常、遗传、营养缺乏等情况则异常;可观察发育指标、提供适宜环境,若担忧可就医,医生会评估并制定干预方案,家长要密切关注保障宝宝健康发育。

    发育迟缓相关因素:如果宝宝存在肌张力异常,比如肌张力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走路的发育。肌张力过高的宝宝可能肢体僵硬,活动受限;肌张力过低的宝宝则肢体松软,难以支撑身体。另外,遗传因素也可能起作用,如果家族中有大运动发育较晚的情况,宝宝出现走路晚的概率可能会增加。还有一些代谢性疾病、染色体异常等也可能导致运动发育迟缓,从而影响宝宝走路的时间。

    营养因素: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对骨骼发育至关重要。如果宝宝缺乏钙元素,会影响骨骼的正常钙化,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可能影响走路;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同样不利于骨骼健康发育。

    如何判断宝宝走路情况是否正常及应对措施

    观察发育指标:除了走路,还需观察宝宝其他大运动发育指标,比如在6个月左右宝宝能独坐,8个月左右能爬等。如果宝宝在其他大运动方面也明显落后于同龄宝宝,那需要引起重视。可以记录宝宝的发育里程碑,定期与标准发育量表进行对比。

    提供适宜环境:为宝宝提供安全的学习走路环境,比如在室内铺设柔软的地垫,周围放置一些可扶持的家具等,鼓励宝宝尝试扶着东西站立、行走。同时,家长可以用玩具等吸引宝宝,引导宝宝向前迈步。

    就医评估:如果宝宝一岁两个月还不会走路,且家长对宝宝的发育情况存在担忧,建议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通过全面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评估宝宝的发育情况。如果发现存在发育异常的迹象,会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例如,如果是营养缺乏导致,会指导家长合理补充营养;如果是神经系统问题,可能会进行康复训练等。

    对于一岁两个月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发育情况,既不要过度紧张,也不能掉以轻心,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保障宝宝的健康发育。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