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腹外疝斜疝与直疝区别

腹外疝斜疝与直疝区别

2025年10月22日 20:44:46
病情描述:

腹外疝斜疝与直疝区别

医生回答(1)
  • 邱伟华
    邱伟华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向他提问

    腹外疝斜疝与直疝在解剖结构、临床表现、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关系、嵌顿几率等方面存在区别,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嵌顿几率高;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嵌顿几率低,长期腹内压增高、有相关病史人群发病风险高,需注意避免腹内压增高因素及关注腹股沟区情况。

    一、解剖结构差异

    斜疝: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直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多见于老年男性。

    二、临床表现不同

    斜疝:典型表现为腹股沟区有可复性肿块,肿块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多呈带蒂柄的梨形,可降至阴囊或大阴唇。用手按压深环,让患者站立并咳嗽,疝块不再突出;去除按压后,疝块可再次突出。

    直疝:主要表现为当患者站立时,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上外方出现一半球形肿块,并不伴有疼痛或其他症状。疝块通常平卧时可自行消失,极少进入阴囊。

    三、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斜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直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四、嵌顿几率不同

    斜疝:由于其疝囊颈较窄,且疝内容物进入疝囊的路径较为曲折,所以嵌顿的几率相对较高。

    直疝:直疝的疝囊颈宽大,疝内容物多为膀胱等,且突出路径相对较直,因此嵌顿的几率较低。

    对于儿童患者,斜疝较为常见,因为儿童的腹股沟管比较短而窄,随着生长发育可能有一定变化,但斜疝若发生嵌顿,需紧急处理;老年患者直疝较多,因其腹壁肌肉、筋膜等组织退变、薄弱,在腹内压增高时易发病。女性也可能患斜疝,相对男性斜疝比例稍低,但机制与男性类似;而直疝在女性极为罕见,因为女性的直疝三角区有坚韧的联合肌腱等结构保护。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便秘等导致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会增加斜疝和直疝的发病风险,对于这类人群,无论是斜疝还是直疝患者,都应注意避免腹内压增高的因素,以减少疝的发作及嵌顿等情况的发生。有既往腹部手术史、腹壁外伤史等病史的人群,发生腹外疝的风险可能增加,需要更加关注腹股沟区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