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疝气是怎么形成的

疝气是怎么形成的

2025年10月22日 09:30:25
病情描述:

疝气是怎么形成的

医生回答(1)
  • 冯国勋
    冯国勋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疝气形成有先天和后天因素,先天是婴幼儿先天性鞘状突未闭易致疝气;后天包括腹壁强度降低(老年人因组织退行性变及慢性病、肥胖者因脂肪堆积和牵拉致腹壁强度降低易疝气)和腹内压力增高(长期慢性咳嗽、便秘、重体力劳动者因相关情况致腹内压力增高易引发疝气)。

    一、先天因素

    (一)婴幼儿疝气形成

    对于婴幼儿来说,先天性鞘状突未闭是常见的导致疝气形成的原因。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腔逐渐下降至阴囊,伴随睾丸下降的鞘状突应该在出生前后闭合。如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就有可能通过未闭的鞘状突突出到阴囊或腹股沟等部位,从而形成疝气,这种情况在早产儿中相对更易发生,因为早产儿的发育相对不够成熟,鞘状突闭合的概率较低。

    二、后天因素

    (一)腹壁强度降低

    1.老年人疝气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腹壁肌肉、筋膜等组织会发生退行性变,腹壁强度逐渐降低。同时,老年人常伴有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多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等,这些情况会使腹内压力增高,在腹内压力的作用下,腹腔内的脏器就容易通过腹壁薄弱区突出形成疝气。

    2.肥胖人群疝气形成: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较多,会增加腹壁的压力,同时也可能导致腹壁的肌肉和筋膜等结构受到牵拉而强度下降。当腹内压力升高时,比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情况,腹腔内的组织就容易突破薄弱的腹壁区域,引发疝气。

    (二)腹内压力增高

    1.长期慢性咳嗽者:长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患者,会反复出现咳嗽症状,这会使腹内压力持续升高。长时间的腹内压力增高会对腹壁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逐渐导致腹壁薄弱部位发生疝内容物突出,形成疝气。例如,一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多年的患者,由于长期咳嗽,腹内压力反复波动,最终可能出现腹股沟疝气。

    2.便秘患者:便秘患者在排便时需要用力屏气,这会使腹内压力急剧升高。长期便秘导致反复的腹内压力增高,会增加腹壁薄弱区域发生疝气的风险。比如一些老年人,本身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容易发生便秘,在排便时过度用力,就可能引发疝气。

    3.重体力劳动者:重体力劳动者在从事劳动时,往往需要频繁地进行弯腰、搬运重物等动作,这会使腹内压力明显升高。如果本身腹壁存在潜在的薄弱区域,长期的腹内压力增高就可能促使疝气的形成。例如建筑工人,在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时,腹内压力反复变化,容易引发疝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