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汗斑是什么

汗斑是什么

2025年10月22日 13:28:21
病情描述:

汗斑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毛越苹
    毛越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他提问

    汗斑又称花斑癣,由马拉色菌在特定因素下侵犯皮肤角质层引起,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有特定皮疹特点,可通过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诊断,治疗分外用和系统药物,需预防,包括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出汗、增强免疫力。

    一、病因

    马拉色菌是一种嗜脂性酵母菌,在高温潮湿、多脂多汗、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影响下,马拉色菌可由孢子相转为菌丝相,从而具有致病性,引发汗斑。例如,在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若皮肤油脂分泌旺盛,就为马拉色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诱发汗斑。

    二、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好发于颈部、前胸、肩背、上臂等皮脂腺丰富部位。

    2.皮疹特点:初起为以毛孔为中心、边界清楚的点状斑疹,可为褐色、淡褐色、淡红色、淡黄色或白色,逐渐增大至指甲盖大小,圆形或类圆形,邻近皮损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状,表面覆有糠秕状鳞屑。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轻度瘙痒,在出汗时更为明显。儿童患者的皮疹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通常皮疹颜色较浅,鳞屑相对较薄。

    三、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根据好发部位、典型皮疹表现可初步怀疑为汗斑。

    2.真菌学检查:可取皮损处鳞屑进行真菌镜检,若发现短棒状菌丝或圆形、卵圆形孢子可确诊;也可进行真菌培养,进一步明确菌种。

    四、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可选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洗剂、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外用药物治疗适用于皮疹面积较小的患者,儿童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时,要注意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并确保用药部位清洁干燥。

    2.系统药物治疗:对于皮疹面积较大、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但口服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肝毒性等副作用,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儿童一般不优先选择口服抗真菌药物,除非病情较为严重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效。

    五、预防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衣物,尤其是在出汗后及时清洗皮肤,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对于儿童来说,要注意每天清洗身体容易出汗的部位,如颈部、腋窝等,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

    2.减少出汗: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时间停留,减少出汗。儿童活动量较大,容易出汗,家长要注意根据天气情况适当给儿童增减衣物,避免儿童过度运动后出汗过多。

    3.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让儿童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汗斑的发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