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失眠症的方法有什么问
治失眠症的方法有什么
-
非药物干预包括睡眠卫生教育(规律作息、营造安静昏暗温度适宜的卧室环境、控制日间睡眠时长、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和心理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纠正睡眠错误观念并配合放松深呼吸训练、刺激控制疗法建立床与睡眠特定关联),药物干预需医生评估后谨慎选用,老年及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人群用药需注意,药物一般为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时的辅助手段。
一、非药物干预
1.睡眠卫生教育
规律作息:保持固定的上床睡觉和起床时间,包括周末,使生物钟稳定,一般建议成年人每晚睡眠7-9小时,通过规律作息可让身体形成稳定的睡眠节奏。例如,每天22:00左右上床,次日6:30左右起床,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失眠。
营造适宜睡眠环境:卧室应保持安静,光线昏暗,温度维持在18-25℃左右,避免卧室放置过多电子设备,减少外界因素对睡眠的干扰,为睡眠创造良好物理条件。
控制日间睡眠:避免过长时间午睡,一般建议午睡不超过30分钟,防止夜间因日间睡眠过长而难以入睡。
避免睡前刺激:睡前1小时内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因为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扰正常睡眠节律。
2.心理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BT-I):针对失眠患者进行认知调整,纠正对睡眠的错误观念,如“必须睡够8小时才健康”等不合理认知;同时通过放松训练缓解身心紧张,像渐进性肌肉松弛,先紧绷肌肉再慢慢放松,重复几次,可减轻身体的紧张感,配合深呼吸训练,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日可进行多次。对于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相关病史影响睡眠的人群,CBT-I能从心理层面改善睡眠状况,是长期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
刺激控制疗法:建立床与睡眠的特定关联,只有有困意时才上床,若卧床15-20分钟未入睡,需离开卧室,进行如阅读简单书籍等非刺激活动,待有困意再返回床上;禁止在床上进行非睡眠相关活动,如看电视、玩手机等,让床成为单纯睡眠的场所,提高睡眠效率。儿童进行刺激控制疗法时需家长协助,确保其能正确执行相关步骤,保障安全与治疗效果。
二、药物干预
药物治疗需由医生评估后谨慎选用,常用药物如非苯二氮类的佐匹克隆等(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老年人群因身体机能变化,药物代谢等与年轻人不同,使用药物时需严格评估,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人群使用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药物治疗一般作为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时的辅助手段,而非首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