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失眠怎么调理

失眠怎么调理

2025年10月22日 13:53:19
病情描述:

失眠怎么调理

医生回答(1)
  • 国红
    国红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向他提问

    睡眠调整可通过调整环境来控温避光降噪,规律作息要固定上床起床时间且减少卧床非睡眠活动,通过腹式深呼吸及渐进性肌肉放松进行放松训练干预,选择散步、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且避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特殊人群中孕妇优先调作息环境,儿童营造温馨规律氛围且避睡前电子屏幕,老年选温和运动并兼顾基础疾病管理。

    一、睡眠环境调整

    1.温度与光线控制:保持卧室温度在18~25℃,过冷或过热均可能干扰睡眠。同时确保卧室黑暗,可使用遮光窗帘等,避免光线刺激影响褪黑素分泌,而褪黑素对睡眠节律调节至关重要;

    2.安静程度营造:尽量降低卧室噪音,可使用白噪音机等营造相对安静的环境,因为持续的噪音会打断睡眠周期,影响睡眠质量。

    二、作息规律调整

    1.固定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固定上床睡觉和起床时间,即使在周末也不宜大幅调整,让人体生物钟形成稳定节奏,例如每天22:00左右上床,早上6:30左右起床,长期坚持有助于调整睡眠周期;

    2.减少卧床非睡眠活动:避免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等,让大脑将床与睡眠建立强烈关联,提高睡眠效率。

    三、放松训练干预

    1.深呼吸练习:采用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腹部缓慢隆起,呼气时腹部缓慢收缩,每次练习5~10分钟,通过调节呼吸节奏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而紧张情绪常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因素;

    2.渐进性肌肉放松:从脚部开始,依次收紧和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群,从下至上逐步进行,每次持续10~15分钟,帮助身体彻底放松,减轻肌肉紧张对睡眠的干扰。

    四、适度运动调节

    1.运动方式选择:可选择散步、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适度运动能消耗身体多余能量,促进身体疲劳感积累,利于夜间入睡,但需注意避免睡前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兴奋神经影响睡眠。

    五、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1.孕妇群体:孕妇失眠时优先通过调整作息与睡眠环境改善,避免使用药物干预,因为部分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其睡眠环境需更注重舒适,温度、光线等调节需谨慎;

    2.儿童群体:儿童睡眠环境需营造温馨且规律的氛围,固定睡前故事、洗漱等流程,避免睡前接触电子屏幕,因为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儿童睡眠,且儿童生物钟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更需稳定作息安排;

    3.老年群体:老年人群失眠时,作息调整需考虑其身体机能特点,运动选择应更偏向温和方式,如慢走等,同时需关注是否因疾病等因素导致失眠,若伴有慢性疾病需在调理睡眠的同时兼顾基础疾病的管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