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丹毒是什么皮肤病

丹毒是什么皮肤病

2025年10月22日 09:58:51
病情描述:

丹毒是什么皮肤病

医生回答(1)
  • 陈少君
    陈少君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丹毒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皮肤病,有细菌入侵致炎症反应等发病机制,具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全身高热寒战等表现,好发下肢和面部,可依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需用抗生素等治疗,还可通过皮肤护理和增强免疫力预防,不同人群可发病,生活中要注意皮肤卫生等预防。

    1.发病机制

    细菌入侵:皮肤或黏膜有细微破损时,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可侵入并感染真皮浅层淋巴管。例如,足部的轻微擦伤、趾甲真菌病等都可能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进而引发下肢丹毒;面部的破损,如挖鼻等行为可能导致面部丹毒。

    炎症反应:细菌感染后,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淋巴管炎和周围组织的炎症改变。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

    2.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皮肤表现:典型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水肿性红斑,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四周扩大。红斑颜色鲜红,有的可出现水疱。例如下肢丹毒,往往从足部开始向上蔓延,皮肤红斑范围逐渐扩大。

    全身症状:患者常伴有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可有寒战、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且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关注。

    好发部位

    下肢:是丹毒的好发部位之一,多由足部感染蔓延而来。

    面部:也是常见部位,尤其多见于鼻部破损后继发感染。

    3.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根据典型的皮肤红斑、水肿、疼痛以及全身症状,结合发病部位等情况,初步考虑丹毒的可能。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必要时可进行细菌培养,从病变部位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4.治疗原则

    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选用红霉素等其他敏感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需要足够的疗程,一般需要连续使用10-14天,以彻底清除细菌,防止病情复发。

    局部治疗:局部可使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以减轻局部的水肿和炎症。如果局部有水疱,可进行消毒后抽吸疱液处理。

    5.预防措施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对于足部的真菌感染等疾病要及时治疗,防止细菌通过破损皮肤入侵。例如,积极治疗趾甲真菌病,保持足部干燥清洁。

    增强免疫力:对于老年人、儿童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要注意加强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丹毒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均可发生,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差异,但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患病。在生活方式方面,注意皮肤卫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对于预防丹毒非常重要。如果有皮肤破损等情况,要及时处理,防止感染扩散引发丹毒。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