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孩子正常的好动与多动症的区别

孩子正常的好动与多动症的区别

2025年10月22日 10:20:20
病情描述:

孩子正常的好动与多动症的区别

医生回答(1)
  • 湛洁谊
    湛洁谊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正常好动孩子与多动症孩子在注意力、行为表现、活动持续性、对指令反应及不同年龄场景下有不同表现,家长需全面观察,有疑虑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相关科室评估,对疑似多动症孩子要理解引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孩子健康成长为首要目标采取合适措施。

    一、注意力方面

    正常好动孩子:正常好动的孩子在感兴趣的事情上能短暂集中注意力,比如玩喜欢的玩具时,能专注较长时间去搭建、探索。

    多动症孩子:多动症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很容易受外界干扰,上课时常走神,写作业时也易被周围动静吸引,很难持续专注完成一件事。

    二、行为表现方面

    正常好动孩子:正常好动的孩子的好动是有一定目的性的,比如在户外玩耍时的奔跑、跳跃等行为是基于自身的活动需求,且行为表现比较有分寸,在合适的场合下会调整自己的行为。

    多动症孩子: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往往是冲动且无目的的,比如在课堂上会突然起身跑动、大声喧哗,在日常生活中也难以遵循规则有序行事,行为比较杂乱无章。

    三、活动持续性方面

    正常好动孩子:正常好动的孩子的活动持续性会因活动本身的趣味性等因素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在合理范围内,比如进行一场短暂的游戏活动能较好地坚持到结束。

    多动症孩子:多动症孩子很难维持较长时间的活动,经常是刚做一件事没一会儿就转向其他事情,活动转换频繁,难以将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四、对指令的反应方面

    正常好动孩子:正常好动的孩子对于合理的指令能较快做出反应,并且会努力去执行,虽然可能会因好动有一些小的延迟,但总体能配合。

    多动症孩子:多动症孩子对指令的反应往往比较迟钝,经常出现听错指令或者拒不执行指令的情况,很难按照要求去行动。

    五、年龄与场景的特殊性考虑

    低龄儿童:幼儿阶段正常的好动可能表现为比大龄儿童更频繁的肢体动作,但这与多动症有本质区别,低龄儿童的好动需要结合其发育阶段特点来判断,不能过早轻易判定为多动症,家长要关注孩子随着年龄增长的行为发展情况。

    不同场景:在不同场景下正常好动和多动症的表现可能会有差异,比如在安静的图书馆环境中,正常孩子会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保持安静,而多动症孩子可能难以做到,在学校课堂等需要规范行为的场景中,多动症孩子的问题行为会更明显地体现出来。

    温馨提示:家长在判断孩子是正常好动还是多动症时,要全面观察孩子的表现,若对孩子的行为存在疑虑,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专业评估,由专业医生根据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来做出准确判断,避免盲目自行判断延误可能的干预时机。同时,对于疑似多动症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科学引导,而不是简单批评指责,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首要目标来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