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腹股沟斜疝

小儿腹股沟斜疝

2025年10月22日 15:49:14
病情描述:

小儿腹股沟斜疝

医生回答(1)
  • 张自琴
    张自琴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疾病,多因先天性鞘状突未闭致腹腔脏器突出形成,有可复性肿块等临床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诊断,确诊后一般建议手术治疗,6个月以下婴儿可暂用疝带保守治疗,术后要注意一般、饮食护理等,婴幼儿术后护理更精细,孕期保健及婴幼儿避免过度哭闹等可预防,需重视并及时就医及做好相关工作。

    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常在患儿哭闹、站立、行走或咳嗽时突出,多呈梨形或椭圆形,可降至阴囊或大阴唇部位;而在平卧、休息或用手挤压时肿块可自行回纳腹腔。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坠胀感等不适,但婴幼儿往往不能准确表述,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体征:医生查体时,可在腹股沟区触及可复性肿块,用手推送肿块可回纳腹腔,还纳后可摸到腹壁下动脉,压住内环口后肿块不再突出,松开后肿块又可突出是其特点。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腹股沟区肿块的情况,结合上述还纳等体征表现基本可初步诊断。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疝内容物的情况,如是否为肠管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尤其对于一些不典型或难以判断的病例有重要价值。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一旦确诊,通常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是通过高位结扎鞘状突来达到治愈的目的。目前多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一些情况特殊或不适合腹腔镜手术的患儿,也可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手术时机方面,一般建议在6个月后,若发生嵌顿等紧急情况则需急诊手术。

    非手术治疗: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其有自行愈合的可能,可暂时采用疝带等保守治疗方法,但需密切观察,若出现嵌顿等情况应及时转为手术治疗。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一般护理:术后要注意休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对于婴幼儿要防止其剧烈哭闹,因为哭闹可增加腹压,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复发。

    饮食护理:术后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而增加腹压,影响伤口愈合。

    特殊人群(婴幼儿)注意事项:婴幼儿术后护理需更加精细,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注意保持局部卫生,同时要关注患儿的精神状态、饮食和二便情况。由于婴幼儿表达能力差,家长要多留意其有无异常表现,如伤口红肿、发热、哭闹不止等,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孕妇在孕期要注意科学合理的营养摄入等,为胎儿的正常发育创造良好条件,减少先天性发育异常的发生风险。

    婴幼儿护理:在婴幼儿时期,要避免过度哭闹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因感冒咳嗽等导致腹压升高。

    总之,小儿腹股沟斜疝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做好术后护理等工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