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术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问
阑尾术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
术后护理包括体位护理(麻醉未清醒去枕平卧头偏一侧,清醒血压平稳后可半卧位,儿童注意舒适安全呼吸通畅)、切口护理(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观察异常,婴幼儿注意切口周围皮肤清洁)、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直至平稳,儿童体温变化敏感)、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液,防小儿牵拉)、饮食护理(禁食禁饮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渐进进食,儿童按恢复情况调整)、活动护理(鼓励早期活动,术后当日床上活动,1-2日扶持下床,儿童需协助适当活动)、并发症观察与护理(观察出血、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表现,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密切观察)。
患者回病房后,若麻醉未清醒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麻醉清醒且血压平稳后可采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腹腔引流,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还有助于呼吸和循环。对于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体位摆放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确保其呼吸通畅,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不适或并发症。
切口护理
要保持阑尾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压痛等情况。如果发现切口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其皮肤娇嫩,更要注意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需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一般每30分钟至1小时监测一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若体温超过38.5℃,需考虑有无感染等情况。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体温变化相对较敏感,要更频繁地观察体温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引流管护理
如果术中放置了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记录。对于小儿患者,要防止其牵拉引流管,确保引流管正常发挥作用。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禁饮一段时间,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开始进食。初始进食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软食,最后恢复正常饮食。进食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等不适。儿童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个体差异较大,饮食过渡要根据其具体恢复情况进行调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活动护理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也有助于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术后当日可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术后1-2日可扶持患者下床活动。但要注意活动量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儿童患者的活动能力相对较弱,需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逐步进行适当活动。
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出血: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表现,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切口感染:除了观察切口情况外,还需注意患者有无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
腹腔脓肿: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发热等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其机体抵抗力较弱,更要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