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治疗问
急性脑出血治疗
-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调控血压(血压高或正常偏低分别处理)、手术治疗(符合适应证时选去骨瓣减压等术式)、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尽早介入,进行肢体运动等训练)。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一般为2-4周,减少不必要的搬动,防止加重出血。对于老年患者,卧床休息更有助于稳定病情,避免因活动导致血压波动而使脑出血再次发生。
2.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监测。因为高血压是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例如,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但需平稳降压,避免血压骤降。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对于儿童患者,因其气道相对狭窄,更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二、降低颅内压
1.甘露醇:是常用的降低颅内压药物,通过高渗脱水作用,减少脑组织中的水分,从而降低颅内压。一般采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但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其肾功能情况,因为甘露醇可能会对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密切监测尿量等指标。
2.呋塞米:也可用于降低颅内压,它是一种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来减少脑内水分。对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呋塞米时要注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避免加重心功能不全。
三、调控血压
1.血压升高的处理:当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时,需积极降压治疗,可选用拉贝洛尔等药物。对于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长期控制较好的患者,降压幅度要适度,避免血压过低影响脑灌注。
2.血压正常或偏低的处理:若患者血压正常或偏低,要注意寻找可能的原因,如血容量不足等,并进行相应处理,维持脑灌注压在正常范围。
四、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对于大脑半球出血量≥30ml、小脑出血量≥10ml或脑室出血导致梗阻性脑积水等情况,通常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大脑半球出血量较大时,血肿会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手术清除血肿可缓解压迫。
2.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穿刺引流术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风险相对更高,需谨慎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介入: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肢体运动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对于老年患者,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康复治疗要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训练方案。
2.康复治疗方法: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可采用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等方式;语言训练则根据患者的语言障碍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例如,对于有运动性失语的患者,要进行发音、口语表达等训练。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