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疝气是怎样形成的

疝气是怎样形成的

2025年10月22日 16:08:24
病情描述:

疝气是怎样形成的

医生回答(1)
  • 姜润德
    姜润德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向他提问

    人体腹部存在薄弱区域,疝气形成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包括婴幼儿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及其他先天性结构异常;后天性因素有年龄与性别差异,中老年及女性易因腹壁退变等发病,还有腹压增加因素如慢性咳嗽、长期便秘、重体力劳动,以及腹壁创伤或手术史也会增加疝气形成风险。

    一、解剖结构基础

    人体腹部存在一些薄弱区域,正常情况下这些区域依靠肌肉、筋膜等结构维持完整性,为腹腔内器官等组织提供相对稳定的空间环境。例如腹股沟区域,有一组由腹内斜肌、腹横肌下缘纤维等构成的结构,在正常腹壁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疝气形成的常见原因

    (一)先天性因素

    1.婴幼儿群体: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先天性鞘状突未闭较为常见。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时,会带动腹膜形成鞘状突,正常情况下出生前后鞘状突应闭合。若未闭合,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就有可能通过未闭的鞘状突进入阴囊等部位,从而形成腹股沟疝等类型的疝气。

    2.其他先天性结构异常:某些先天性的腹壁肌肉发育不良等情况也可能增加疝气发生风险,虽然相对少见,但也是先天性因素导致疝气形成的一个方面。

    (二)后天性因素

    1.年龄与性别差异

    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腹壁肌肉、筋膜等组织会逐渐退变、薄弱。男性由于腹股沟区域相对更易出现腹壁结构薄弱情况,且可能存在长期腹压增加因素(如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长期慢性咳嗽等),所以中老年男性疝气发生率相对较高。女性也可能发生疝气,尤其是在经历妊娠、分娩等情况后,腹壁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加上年龄增长导致的腹壁组织退变,也会增加疝气形成风险。

    2.腹压增加因素

    慢性咳嗽:长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的患者,会反复出现咳嗽症状,导致腹腔内压力持续升高。这种持续增高的腹压会冲击腹壁薄弱区域,使得腹腔内的组织突破薄弱点向外突出形成疝气。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气道炎症导致分泌物增多,刺激咳嗽反射,长期下来就容易引发疝气。

    长期便秘:习惯性便秘患者,在排便时需要用力屏气,这会使腹腔内压力急剧升高。长期如此,会对腹壁薄弱部位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促使疝气形成。比如一些老年人由于胃肠蠕动功能减弱等原因容易发生便秘,进而增加了疝气的发病几率。

    重体力劳动: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腹部肌肉需要频繁进行高强度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这会导致腹腔内压力反复波动且处于较高水平。如果腹壁存在潜在的薄弱区域,就容易在这种长期的腹压变化冲击下,使腹腔内组织突出形成疝气。像建筑工人等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群体,疝气发病率相对较高。

    3.腹壁创伤或手术史:腹部受到严重创伤后,可能直接损伤腹壁的肌肉、筋膜等结构,破坏腹壁的完整性,从而为疝气形成创造条件。另外,腹部手术后,手术切口部位的腹壁组织在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愈合不良、局部薄弱等情况,在术后腹压增加等因素影响下,也容易发生疝气。例如曾进行过阑尾切除术、剖宫产术等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有一定几率出现切口部位的疝气。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